小菜蛾近交衰退的种群适合度效应及其关联基因鉴定与功能分析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l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L.)(Lepidoptera,Plutellidae)属鳞翅目(Lepidoptera),菜蛾科(Plutellidae),是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对十字花科作物,包括油菜、花椰菜、甘蓝等,具有毁灭性危害。由于小菜蛾具有寄主植物丰富、天敌缺乏、世代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以及抗药性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分布最广泛的鳞翅目害虫,对全球造成的损失以及全球每年用以防治和管理小菜蛾的费用高达40-50亿美元,但效果仍不明显,当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控策略以控制小菜蛾的危害。小菜蛾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为解释其生态适应性与种群进化的分子遗传机理提供了良好基础。前期研究发现小菜蛾种群具有了明显的近交衰退效应。但是,近交衰退所涉及的种群适合度类型、衰退程度与近交世代的关系,及其分子遗传机制尚不明确。针对以上科学问题,本论文主要采用生物学与基因组学技术研究连续近交对小菜蛾种群适合度的影响及其分子遗传机理,探索控制小菜蛾暴发与扩张的新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近交对小菜蛾种群适合度的影响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特征生命表,我们测定了连续近交(F1、F4、F7、F10)对小菜蛾种群适合度相关性状与种群参数的影响。近交显著降低了小菜蛾卵孵化率、成虫前期存活率以及繁殖力,且随着近交代数增加,下降程度随之增大。近交显著延长了小菜蛾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但不同近交世代之间,各龄期的发育时间呈随机变化。近交对小菜蛾成虫寿命的影响具有两性差异,近交显著缩短了小菜蛾雄虫寿命,但该衰退程度与近交世代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近交F1、F4、F7三代的小菜蛾雄虫寿命没有显著差异,F10代时才显著缩短;而雌虫寿命则仅在高世代的近交(F10)时才会受到负面影响。随着近交世代增加,小菜蛾种群内禀增长率(r)、净增殖率(R0)、周限增长率(λ)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其杂交种群。近交显著延迟了小菜蛾种群世代时间(T),但与近交世代也没有明显相关性。种群数量模拟分析显示,近交世代对小菜蛾种群数量具有显著影响,F10代时小菜蛾种群已无法维持,该结果为进一步解析小菜蛾近交衰退的分子遗传基础奠定了基础。2.回交对小菜蛾种群近交衰退的影响对近交F10代的小菜蛾进行连续两代回交处理,仍然采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方法分析回交对小菜蛾近交衰退的清除效应,结果显示,回交1代即可显著提升近交小菜蛾卵的孵化率、成虫前期存活率与繁殖力,雌、雄成虫寿命也显著延长,回交小菜蛾的种群适合度达到杂交种群的水平。其中,回交小菜蛾单雌产卵量甚至显著高于杂交种群。回交小菜蛾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净增殖率也显著提高,与杂交种群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年龄结构与种群数量模拟发现,回交与杂交小菜蛾的龄期结构与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均较一致,60 d时回交与杂交各代种群数量均达到108以上。3.小菜蛾近交衰退关联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基于Illumina HiSeq 2000技术平台,对小菜蛾F0代(原始种群)、近交与杂交各代(F1、F4、F7、F10)、回交各代(BC1、BC2)的雌、雄虫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各代雌、雄虫分别平均获得了 7.62与7.87 Gb的原始数据。近交、杂交与回交各代小菜蛾雌、雄虫的Q20值均高于94%,基因组平均比对率均达到80%以上,平均测序深度大于12X,平均覆盖度也达到80%,说明测序质量较好可以用于后续分析。SNP数量统计表明,杂交各代雌、雄虫SNP总数均高于相应的近交各代,但纯合SNP数则显著低于近交各代;随着近交代数增加,雌、雄虫的纯合SNP数量显著增加。近交导致小菜蛾雌雄虫产生的纯合SNP总数分别为8,448,632和8,517,768个,其中231,790和233,540个分别位于雌雄虫的基因编码区。回交后近交小菜蛾基因组的杂合度显著升高,纯合SNP与Indel位点迅速恢复。进化树分析显示,近交程度与种群遗传分化呈显著正相关。回交BC1、BC2则与杂交F7、F10聚在一个大支,说明回交可以使小菜蛾近交的遗传负荷迅速消除。同时,我们利用HpRatio与Fst-pi方法对近交、杂交与回交小菜蛾进行了基因组选择清除位点筛选,并进行了 GO、KOG与KEGG功能注释,最后基于非同义突变的纯合SNP、纯合Indel以及HpRatio与Fst-pi选择性清除位点进行综合分析,雌雄虫分别获得10个和3个与近交衰退相关基因,雌虫包括甘油-3-磷酸-脱氢酶、氨肽酶、磷脂转运酶、谷胱甘肽转移酶、ABC转运蛋白家族ABCB1、肌动(联)蛋白与驱动蛋白,而雄虫主要包括氨肽酶、葡糖脱氢酶与V-ATPase亚基,这些基因可能与小菜蛾食物利用、环境适应(抗药性)、能量代谢,以及生殖发育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能源与环境压力的加剧,以石油产品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油品净化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到相关行业的普遍关注。液压润滑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动力等工业设备中,运行时产生大量的杂质颗粒等污染物,极易造成设备故障,企业普遍采用油品整体更换或在线净化的方法,资源消耗大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静电净油技术因其无耗材、环保等特点,近几年在航空液压油、变压器油等污染度较低的油
稀土元素掺杂发光材料发展迅速,在荧光粉、显示器、X射线成像、激光器和光纤通信放大器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人们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将Yb3+离子作为敏化离子与稀土离子(Er3+,Tm3+等)共同掺杂时可以实现稀土离子在低频光的激发下辐射出高频光,即著名的频率上转换效应,该效应为低能量的长波光的利用提供了可能。但是由于稀土元素的辐射能级较多,从可见到红外波段会产生各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如何调控这
目的限制原则作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要求信息处理活动不得溢出信息收集时的初始目的,以保障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自主控制与支配。然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多维度利用日趋常态化与复杂化,导致信息处理目的难以在信息收集阶段完全确定下来,严格的目的限制原则忽视了个人信息的利用价值。信息保护与信息利用均为法律追求的价值目标,不能顾此失彼,因此,有必要在个人信息类型化视角下重塑目的限制原则的规范内涵。申言之
预处理可以改善餐厨垃圾原料结构,提高产甲烷潜力。纤维素降解困难是影响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效率的限制性因素之一。本文筛选出了3株纤维素降解菌株,分别标记为Z1、Z2、Z3。利用细胞培养、形态学特征及18sr DNA序列分析,确定3株菌分别属于米根霉(Rhizopus oryza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命名为米根霉(Rhiz
苹果营养丰富,味道甜美,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但其采后易受病原菌侵染,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由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引起的苹果采后青霉病是导致苹果腐烂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P.expansum侵染苹果机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P.expansum侵染苹果过程中最关键的致病因子尚不明确,这严重影响了人们对P.expansum侵染苹果机制的认识。本文针对学术界对
大数据背景下层出不穷的隐私泄露问题,为现实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就个人信息保护而言,本文深入剖析信息泄露背后所涉及的法律现象,当下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公民意识、国家监管、行业责任等多元主体的角度寻求应对之策。与时俱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隐私保护体系。
新型信息材料及其相关电子器件的探索与研究,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和科研开发水平,推动我国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有机电子学得益于在大面积、柔性、高透光性、低污染、低温度和低成本制造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最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型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尤其是以施主-受主(D-A)聚合物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出现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报道的基于新型D-A聚合物的晶体管迁移率已
本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两者的确立需求、意义、创新点及制约因素的研究,使公民能够清楚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及原因,更好地防止信息的泄露。同时呼吁公民勇于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使公民树立和增强维权意识,清楚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最终使个人信息问题减少、出现的个人信息问题得到好的救
目的:通过探索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或Hp)相关胃病(H.pylori-related gastric diseases,简称HPGD)胃黏膜组织中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基因(CDH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mRNA表达水平及其蛋白定性定位情况与胃黏膜病理改变及中医证候
我国西部盐渍土地区土壤中含有高浓度的硫酸盐、氯盐、镁盐等腐蚀性离子,加之气候干燥、风沙大、紫外线强,导致当地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了腐蚀、开裂等病害,严重降低其服役寿命。国内外学者虽对环境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破坏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但现阶段钢筋混凝土室内加速试验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关于钢筋混凝土腐蚀破坏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其腐蚀机理尚未清楚。还需进一步针对钢筋混凝土实际服役环境开展关于混凝土腐蚀破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