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亚造山带在晚古生代几乎结束了造山活动,中、新生代时期进入了板内活动阶段,大量证据显示中亚造山带在中、新生代仍然存在着复活造山的构造变形事件。但是构造变形仍然存在较多争议。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噶尔北缘夹持于克拉美丽山与青格里底山之间,中、新生代地层保存较为完整,中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在乌伦古的红岩断阶带上有所显示,是研究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良好场所。本论文一方面以构造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亚造山带在晚古生代几乎结束了造山活动,中、新生代时期进入了板内活动阶段,大量证据显示中亚造山带在中、新生代仍然存在着复活造山的构造变形事件。但是构造变形仍然存在较多争议。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噶尔北缘夹持于克拉美丽山与青格里底山之间,中、新生代地层保存较为完整,中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在乌伦古的红岩断阶带上有所显示,是研究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良好场所。本论文一方面以构造解析为主要手段,研究乌伦古坳陷构造特征,恢复乌伦古坳陷红岩断阶带冲断系统构造变形的特征。另一方面,以乌伦古现有的井位为基础,依照“单井相-连井相-平面相”的研究思路,旨在研究乌伦古坳陷中生界沉积特征,从构造和沉积两个方面共同限制住乌伦古坳陷的演化特征,对揭示盆地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乌伦古坳陷整体的构造样式是相似的:以边界断层为界,隆凹格局明显,剖面上可以划分出两套构造层,底部是一套构造楔模型,上部是叠瓦状构造样式。具有多期变形,多层滑脱的特点。边界断层自身也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2)三叠纪-白垩纪时期,乌伦古坳陷主要沉积的是一套河流-三角洲-湖泊体系,有时会有冲积扇沉积。早三叠世,乌伦古坳陷与陆梁隆起并未完全连通形成统一的汇水盆地体系,乌伦古坳陷在该时期具有陆内坳陷盆地性质,从中晚三叠世开始,乌伦古坳陷与陆梁隆起连通形成了统一的汇水盆地,红岩断阶带的边界断层发生逆冲活动,该时期乌伦古坳陷进入类前陆盆地的演化阶段,“前渊”的位置大概位于边界断层的下盘,靠近红岩断阶带的位置。3)从白垩纪开始,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地区的控凹断裂经历了大规模的复活逆冲推覆作用,逆冲活动的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到新生代,断层的逆冲机制为基底卷入型三角剪切褶皱活动。整体体现的是一种幕式的复活活动作用。乌伦古坳陷北缘先期断层的复活逆冲主要受到了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词汇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虽然随着语料库的发展,国内有关语块理论的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多,为词汇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建议,对于新疆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尤其是高一的学生,词汇的记忆和学习仍然是一大难题。即使很多学生在初中时英语学习很好,但慢慢随着英语词汇量的增加,新课改后单词量大,高中学习时间紧迫,大量的词汇任务由学生课后独自完成,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降低,从而导致成绩的下滑
人体目标再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智能监控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其任务是匹配无重叠视域的摄像机在不同时间、地点拍摄的人体目标。受光照条件、背景、遮挡、视角和姿态等因素影响,不同摄像机下的同一目标表观差异较大。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征表示和度量学习两方面:一方面,研究者们致力于提出区分度高、鲁棒性强的特征描述子;另一方面,很多度量学习方法在人体目标再识别问题上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多样化的数据集,单一
页岩气是一种在储层机理和产出机制完全不同于常规天然气的非常规气藏。页岩气储层评价中存在许多关键的科学问题,其中之一是对页岩气储层吸附性和含气性的准确评价。目前,常规的页岩含气量室内测试主要借鉴“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容量法”(GB/T19560-2004)或者“重量吸附法”,这两种方法在对页岩运用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探索一种可定量分析页岩吸附甲烷量的新方法。本文将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时间分
高光谱遥感图像在获取地物丰富精细的光谱信息的同时也包含物体的空间结构信息,能发现很多在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中难以检测到的地物目标,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充分贯彻“以德育人”的目标,深刻挖掘数学的教育价值,在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映现是数学学科素养,它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应用时逐步养成和发展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发现数学结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素养,是建立数学直观的基本途径,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提高其空间想象和几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化石燃料的使用不断增加。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不仅引发了能源危机问题,还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增加燃料电池的使用。其次要开发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比如氢气。电解水制备氢气即析氢反应(HER),燃料电池的阴极反应氧还原反应(ORR),都依赖高性能的催化剂来提高反应的速率。目前最高效的析氢反应催化剂和氧还原反应
近年来绿色能源得到了广泛关注,在众多绿色能源中,氢能因其自身众多优势成为研究热门。然而目前为止,氢能的生产和存储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其中,氢气以气态和液态存储时存在着很多弊端,化学储氢材料可能是未来较为理想的选择。研究表明,氨硼烷是较为理想的化学储氢材料,具有高储氢率,良好水溶性以及无毒性等优点。氨硼烷可以与水发生水解反应,1 mol氨硼烷与水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mol氢气。不过这一反应进行十分缓慢
随着全球经随着社会快速进步、经济不断繁荣以及科技的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随着全球产业分工日益深化,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供应链环境日益复杂,伴随而来的各种风险增加,使得产品供应链管理面临着极大挑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消费类电子产品质量缺陷、召回事件,沉重打击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威胁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质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消费者对
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日渐趋于成熟,我国受个别发达国家的高超声速武器打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之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高超声速探测预警系统显得愈发的重要。天基预警卫星探测系统作为导弹防御系统MD(Missile Defence)的“眼睛”是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超远距离跟踪探测的潜在手段之一。本文基于红外成像全链路仿真原理,研究高超声速目标在飞行过程中的光学辐射特征,分析评估预警卫星
随着光学、探测器以及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噪声对于自动目标识别(ATR)系统性能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背景杂波已经成为影响ATR系统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基于机器视觉杂波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杂波尺度,定量描述ATR系统进行目标探测的难易程度以及合理评估ATR系统的性能。本文首先对背景杂波相关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包括杂波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人眼视觉杂波与机器视觉杂波的区别,常用的杂波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