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虚拟社区中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融合了虚拟社区和网络教育特点的教育虚拟社区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应用到了现代大学生的教育中。教育虚拟社区领域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一直是平台设计、资源建设,忽视了对学习者的关注;而教育虚拟社区的宗旨是既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个性化发展,又考虑到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发展。对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和相应的学习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更好的了解学习者,这对着眼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合理的学习策略,建设适应性的学习系统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在研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活动理论对研究教育虚拟社区中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习者学习行为的指导意义;通过梳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行为并结合教育虚拟社区的功能模块,将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行为加以界定和分类,包括一般学习行为、交互行为、基于问题解决的行为三大类。运用《镶嵌图形测验》测定了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参与《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的2009级和2010级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场认知方式类型,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两个年级中参与虚拟社区的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学习者;依据教育虚拟社区的功能模块和学习行为分类设计了学习行为观察表、访谈提纲、调查问卷,采用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在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记录。通过数据处理和系统分析,得出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习者逻辑分析能力较强,在教育虚拟社区中思虑较清晰,在信息检索和加工方面有优势,但其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表现不佳,与学习者和教师的交互较少,在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独立解决,善于自主探究学习。针对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习者在教育虚拟社区的学习行为表现,在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设计方面提出了适应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学习者的策略,以提升其在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绩效。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四十多年来的中国男排(20世纪70年代至今)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男排的几个时期的成绩与技战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研究。  创新是排球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创新就没有排球运
[摘要]本文通过对词汇、语法和篇章这三大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最基础部分的探讨,发现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构建起整个英语学习的大厦。词汇、句法、篇章是语言学习的有机构成部分,因而在教学中应以此作为核心和重点,这样学生的能力才真正有可能提高。  [关键词]词汇 语法 篇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学生强调的是知识的生成。这种课程理念的贯彻需要教师既要调动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又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近年来,“灌输”日渐成为我国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关于它的争论也日益激烈,这主要源于学者们对“灌输”的不同解释。通过对“灌输”一词的历史考察,我们会发现,我国所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