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扩展微弧氧化的应用空间,本文以镁-铝合金连接件为研究对象,从微弧氧化起弧和陶瓷层生长增厚两个阶段出发,研究镁-铝合金连接件在不同电解液组成中溶质离子在镁、铝合金陶瓷层形成过程的作用机理以及不同电参数对镁、铝合金陶瓷层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采用SEM、XRD、电化学分析手段研究镁-铝合金连接件在不同电解液以及不同能量输出模式下镁合金和铝合金陶瓷层微观结构、相组成、阻抗特性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液组成不同,溶质离子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导致镁-铝合金连接件中镁合金和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过程存在较大差异,但是镁合金和铝合金表面形成高阻抗沉积层是微弧氧化过程进行的前提条件;其中,在Na2SiO3-KOH电解液中,镁-铝合金连接件中镁合金和铝合金都能快速起弧,并且在低能量状态下生成平整光滑的陶瓷层。然而在相同电解液下,不同电导率和PH值对镁-铝合金连接件中镁合金和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过程也有显著影响。确定出镁-铝合金连接件在Na2SiO3-KOH电解液的最佳电导率为425×104μs/cm,最佳PH为13;在等电通量条件下,减小脉数和脉宽,导致峰值电流增大,缩短了镁-铝合金连接件中镁合金和铝合金微弧氧化起弧时间,增加了单脉冲起弧功率,起弧瞬间所得膜层阻抗值随之增大,有利于陶瓷层的生长增厚,陶瓷层的耐蚀性提高;在脉数和脉宽不变的条件下,增大峰值电流,镁-铝合金连接件中的镁合金和铝合金微弧氧化起弧时间显著缩短,单脉冲起弧功率急剧升高,起弧瞬间所得膜层阻抗值增大,陶瓷层增厚,耐蚀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