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医院作为政府办医体系的重要补充,为医疗服务市场注入了新活力,打破了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求,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从重点监管公立医院转向全行业监管,逐渐加强了对民营医院的监管。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均属于营利性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与维护公众健康的公益性质相违背,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存在虚假宣传、术中加价、夸大病情、小病大治等不规范执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反映出政府部门对民营医院医疗服务存在规制失灵的问题,为提高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政府规制能力,有效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障患者健康权益,本文以规制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协同治理网络、协同治理结构、协同治理过程和协同治理结果四个层次的分析框架,从制度角度出发,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思路,剖析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的政府监管制度现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发现甘肃省省属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监管主体单一,尚未形成合力;监管结构松散,组织化程度低;监管机制不畅,协同过程无序;协同监管结果未得到充分运用。并分析出了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机制未理顺和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借鉴国内外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提出了健全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制度,搭建责权明晰的监管制度架构,完善多元主体协调互动机制,建立以互动为导向的资源共享机制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