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模式下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nu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绩评价,特别是高层经理人员的业绩评价,一直是中西方理论界和企业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经理人员业绩与报酬的关系,关系到能否有效地调动经理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分权管理和代理理论逐步成为我国企业构建和运营的理论基础。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引发的代理问题是产生现代企业一切矛盾的根源所在,所以代理理论已成为认识、分析、解读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矛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激励机制中的一个基础问题就是业绩评价。 经营者考核在公司治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鉴于传统经营者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表述一种经营者考核的新思路,并以此为指导建立一套符合公司的有效的经营者考核模式。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统计,从1979年至2004年5月底,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8.3万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74亿美元,居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R&D)呈现出国际化乃至全球化的趋势。在当前的跨国公司R&D投资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北京的外资经济发展迅速,外资经济已经成为北京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等经济成分共同推动着北京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十分明显。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在各产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