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进入发展黄金时期。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商品房价格也快速上涨,但不同地区商品房价格却表现出了显著差异。不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与其他城市房价差异巨大,而且同一地区或省(市、自治区)不同城市的房价差异也越来越大。房地产市场的这种区域价格异质性决定了统一房价调控政策无法满足调控不同地区房地产价格的要求,必须对影响房地产价格差异的因素予以具体分析,才能因地制宜制定适合不同地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东北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整体看东北地区商品房价格要显著低于一线城市,同时商品房价格在区域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目前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探究区域内商品房价格差异的研究尚显不足,关注某一具体区域内不同城市间商品房价格差异的文献也相对稀缺,因此以区域经济学为切入点,探究东北地区商品住宅价格差异与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哪些因素造成了东北地区商品房价格差异。本文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2004年到2018年间房价和房价差异性变化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K-means聚类分析结果和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都证实了东北地区城市间房价差异主要来源于重点城市和非重点城市之间房价的差距。第二,东北地区居民购房能力差异是造成城市间房价差异最重要的因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的影响力次之。第三,预期房价的差异性能显著影响东北地区中等房价城市组的房价差异;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投资额、预期房价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能解释东北地区高房价城市间房价差异性。商品房进行投资力度不同也是造成城市间房价的差异的原因之一,而高房价组和中等房价城市组中商品房投资产品的属性更加明显。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应当从居民收入水平、失业率、GDP、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住宅房地产投资额六个方面着手,对高涨的房价进行调控。第二,政府应建立多层次的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满足居民最基本的住房需求。第三,加强城市间协调发展工作,平衡城市间发展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