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等方法,对中学体育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一、以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理论为主要依据,结合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特点,提出了体育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的概念和功能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学体育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的理论结构模型。二、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编制了中学体育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调查问卷,通过实证表明中学体育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由示范性动作、象征性动作、表露性动作、说明性动作和距离性动作5种表现形式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三、以中学体育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理论结构模型为依据,结合中学体育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的功能表现,对中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言语教学行为的动作类型为观察内容,制定出中学体育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观察表。四、采用自编的《中学体育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观察表》对参加2008年“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展示会”的12节中学体育课录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非言语教学行为的使用情况和特点,研究结果如下: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非言语教学行为的5种表现形式中表露性动作所占的平均百分比最大,其中以目光环视动作出现最为频繁;其次为象征性动作;再次为示范性动作;而在功能类型方面则以支持、修饰言语行为为主。中学体育教师动作示范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修饰言语行为,但代替言语行为功能也占有很大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