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12月龄内婴儿进行社会性反应评估,追踪至18月龄再对其进行孤独症样行为(SAT)评估。分析评价婴儿期的社会性反应特征与18月龄幼儿SAT的关联性,同时为SAT早期筛查工具的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将2012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常规体检的3月龄婴儿纳入研究队列并追踪至18月龄(结合4-2-1体检)。在3、6、9、12个月龄时分别随访了1207、1026、977、948例,并使用《婴儿社会性反应问卷》(ISPQ)对其进行社会性反应评价,同时收集婴儿及其父母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家庭一般情况资料。截止到2014年1月,在幼儿18月龄时有1085名幼儿接受了《CHAT-23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8月龄幼儿SAT影响因素,同时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儿期社会性反应与18月龄幼儿SAT的关系。结果婴儿随访队列中1085名18月龄幼儿的SAT检出率为9.1%(99/1085)。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4000元,父亲性格内向,最近半年孩子因吵闹受父母责打5、6次,0~3月龄非纯母乳喂养均是18月龄幼儿发生SAT的危险因素。3、6、9、12月龄纳入分析的样本人数分别为1085、1026、977、948。3月龄社会性反应得分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的18月龄幼儿SAT发生率分别为16.1%(36/224)、7.9%(49/622)、5.9%(14/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月龄社会性反应得分低分组的18月龄幼儿SAT发生率高于中分组和高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同6月龄相似,9月龄和12月龄社会性反应得分低分组的18月龄幼儿SAT发生率均高于中分组和高分组(P=0.00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月龄(RR=2.85,95%CI:1.46~5.56)、6月龄(RR=3.31,95%CI:1.34~8.18)、9月龄(RR=2.61,95%CI:1.15~5.91)社会性反应得分较低(低分组)均可以增加18月龄时SAT发生的风险;而12月龄社会性反应得分中等(中分组)和较低(低分组)均是18月龄时SA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人均月收入,父亲性格,最近半年孩子因吵闹受父母责打情况,0~3月龄纯母乳喂养情况均是18月龄幼儿SAT的影响因素。婴儿期社会性反应与18月龄幼儿SAT的发生密切相关,婴儿期较低的社会性反应得分是18月龄时发生SAT的危险因素。因此,婴儿期早期发现低社会性反应并进行训练,可能对预防SAT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