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反思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考现代科技的生态负效应问题,需要重新审视现代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深入思考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态困境之间的关联。开展现代科学技术的生态负效应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态危机之间的复杂关系,全面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思索解决现代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现代科学技术问题以及现代生态危机问题属于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本文从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四个方面展开探索。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是:以相关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基础,首先呈现现代科技生态负影响的问题,继之分析现代科技生态负影响的原因,最后探索现代科技生态负影响的路径。其一,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问题呈现,主要区分了科技研发和科技应用两个层面。首先,从科技研发的资源浪费、潜在生态风险、市场化导向的生态风险三个方面阐述了科技研发中的生态负效应问题。其次,从科技产品生产与应用造成环境污染、科技奢侈消费恶化生态危机、科技产业重复布局加剧生态不公、科技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破坏四个方面阐述了科技发展中的生态负效应问题。其二,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批判分析,主要从经济批判、社会批判、制度批判、文化批判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从经济至上的发展理念、市场至上的动力来源两个方面进行了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经济批判。其次,从偏重物质的生存模式、缺少健全的风险分配、隔阂不畅的风险沟通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社会批判。再次,从GDP政绩考核机制的不合理、科技风险防范机制的不健全、科技民主决策制度的不完善三个方面进行了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问题的制度批判。最后,从科技乐观主义的极度泛滥、科技工具理性的极度张扬两个方面进行了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文化批判。其三,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克服路径,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探索了减少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途径。首先,从贯彻落实经济发展新理念、推动绿色技术的开发转化两个方面阐述了克服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经济建设。其次,从建构科学健康的发展观念、推动生态风险的分配正义、加强科技的生态风险沟通三个方面阐述了减少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社会建设。再次,从完善生态政绩考核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技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科技公共决策民主化制度三个方面阐述了减少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制度建设。最后,从大力培育科技生态风险意识、尊重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提倡绿色消费的消费理念、增强现代科技的人文关怀四个方面阐述了减少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文化建设。中国所期望的现代化是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是物质与精神的齐头并进,是公众优质生态需要的充分实现。在此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态文明需要做到并行不悖。因此,不断深入研究减少现代科技的生态负效应影响、建设现代科技的绿色共同体、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进展,尚需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探索。
其他文献
审美心理学作为美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学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1978-2008年之间中国审美心理学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分析,进而对
发展是生命世界永恒的追求,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机械论世界观的驱使下愈发功利,物欲膨胀,进而造成对资源的肆意开发和掠夺,导致生态失衡。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使全人类享受着越来越多的福祉背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系统思考和分析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论文首先解读了“三态”
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实践方式的发展,虚拟实践的崛起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需要对当代的重大问题予以批判和反思。虚拟现象显现
自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将《法言》归入儒家之列,后世多以儒家代表作品来对待和研究。然而纵观《法言》全书,儒家思想虽然是主流思想,但是道家思想亦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