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_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种设备广泛运用于各类企业中,是企业生产的核心工具,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监管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各种各样的弊病日益凸显,监管模式的变革已成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实践中的迫切需要。论文分析了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目前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是以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两项安全监察基本制度为基础,由国家实施统一监管,但这种对特种设备从生到死的监管模式不仅安全监管责任重大,而且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大幅增长,特种设备成几何级数剧增,特种设备事故也随之增加,原来那种面面俱到,力争零事故的监管模式的缺陷也已显现出来:一是因监管力量不足、工作难度特大导致的监管效果差;二是无法突出监管重点,不能对症下药,应急处置的能力也不足,在有限的行政资源限制下,不能集中力量防治好真正的安全隐患。我国政府也意识到了特种设备传统的监管模式的不足,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要在特种设备监管中运用风险评估的办法,逐步建立并强化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系统风险的安全监管。基于这个大环境,作者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站在政府监管部门的立场,就如何建立起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监管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要学习和借鉴先进管理模式及现代安全监管理论,在确保安全的大前提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中追求更高效经济、更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监管方法,使现有的政府负责具体监管工作的模式转变为基于风险评估工作对特种设备及其使用单位进行分级管理,由政府负责监控管理高风险的设备并负责整改监管模式大环境和保障体系的建立,而一般设备的具体的管理工作则交由社会和市场处理,由企业作为安全管理实施主体的模式。并争取通过系统的分析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得出如何初步构建好这个包括分级监管、市场化管理、应急处置、救济保险等系统在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的结论,为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企业的正常生产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由于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外部环境较差,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
同城化是因为交通革命所带来的新的经济背景,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大都市圈及同城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发现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较多,因此对本文有重要
企业能否在较低的风险程度上最大可能地降低采购成本,取决于是否采用了适合于本企业现状的采购战略;不同的采购战略对材料的总拥有成本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欧唯特数码
随着泸州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镇集中式供水已普遍存在,但对水源保护意识还远远不够。本文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为基础,结合泸州市乡镇地形特点,科学对其地下
大众化思想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经典作家强调要通过发挥无产阶级政党和组织的作用,积极向群众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适时开展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不断提升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