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设施葡萄需冷量与需热量及补光对葡萄萌芽影响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j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施果树栽培可实现果品的反季节供应,增加经济效益,已成为西北地区一种新型高效栽培模式。由于宁夏地区设施栽培葡萄的需冷量与需热量值不明确,导致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无法准确掌握休眠期时间的长短及揭苫升温时间,造成设施果树环境管理混乱。为准确掌握多种设施环境条件下葡萄休眠期与萌芽期环境调控,探究各设施葡萄品种需冷量与需热量及二者之间关系,了解补充光照时间及改变光质对萌芽期葡萄需热量的影响,本文试验一通过测定四种不同设施内‘红地球’葡萄休眠期需冷量及萌芽期需热量;试验二测定三年内两种设施条件下共15个葡萄品种的需冷量与需热量,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试验三通过改变光周期和光质探究其对葡萄萌芽及需热量的影响,为设施栽培葡萄休眠-萌芽阶段管理及设施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由于玻璃温室未进行低温管理,在‘红地球’葡萄休眠期间,玻璃温室空气、土壤温度均最高;由于升温管理,在‘红地球’葡萄萌芽期间,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内空气、土壤温度高于阴棚和玻璃温室,且日光温室保温蓄热能力强于塑料大棚,日均气温较塑料大棚高3.6℃;玻璃温室气温、土温变化幅度较大,阴棚变化较为稳定;对设施内环境进行监测,得出‘红地球’葡萄休眠期需冷量总体表现为:阴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玻璃温室;需热量总体表现为: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阴棚;对‘红地球’葡萄需热量与需冷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根据三年间对玻璃温室和阴棚内葡萄进行监测,发现各葡萄品种的需冷量、需热量分布较为广泛,其中阴棚内‘秋黑’葡萄需冷量最高,三年内需冷量平均值为615 C·U(犹他模型,下同),需热量最低,三年内需热量平均值为5806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下同),‘克瑞森无核’葡萄需冷量最低,三年内需冷量平均值为453 C·U,需热量最高,三年内需热量平均值为6734 GDH℃;玻璃温室内‘白宝石’葡萄需冷量最低,三年内需冷量平均值为160 C.U,需热量最高,三年内需热量平均值为10328 GDH℃,‘汤姆逊’葡萄需冷量最高,三年内需冷量平均值为529 C.U,‘红地球’葡萄需热量最低,三年内需热量平均值为9168 GDH℃。玻璃温室内各葡萄品种需冷量总体低于阴棚,需热量总体高于阴棚;宁夏地区设施葡萄需冷量以犹他模型估算较为准确,玻璃温室3 a内变异系数为5.66%,阴棚内变异系数为3.74%;需热量以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较为准确,玻璃温室3 a内变异系数为3.83%,阴棚内变异系数为2.54%;在同种设施类型内,需冷量大的葡萄品种其需热量反而小,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葡萄的需冷量、需热量与其成熟期没有必然的联系。(3)对于‘红地球’葡萄,14h/10h的光周期效果最好,此条件下需热量值最小,为14560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下同):对于‘圣诞玫瑰’和‘克瑞森无核’葡萄,18h/6h的光周期效果最好,此条件下需热量值最小,分别为13867 GDH℃和13417 GDH℃;对于‘美人指’葡萄,16h/8h的光周期效果最好,此条件下需热量值最小,为14287 GDH℃;在同一光周期下,‘红地球’葡萄萌芽需热量最大,其次为‘美人指’、‘圣诞玫瑰’葡萄,‘克瑞森无核’葡萄的需热量最小。红蓝光、红光、白光均能促进春季设施葡萄萌发,降低葡萄萌芽期需热量,使葡萄提前展叶,以红蓝光效果最为明显,蓝光会推迟葡萄萌芽:红蓝光使得‘红地球’葡萄新梢长度与粗度显著增加,红光、白光处理下新梢长度与粗度增加量优于对照,蓝光降低葡萄茎部粗度;利用6种需热量模型估算‘红地球’葡萄需热量时,有效积温模型凸显出跨度小、数值低的特点,而生长度小时模型表现为跨度大、数值高的特点。综上所述,宁夏地区日光温室栽培葡萄休眠、萌芽所需时间较短,阴棚栽培葡萄休眠、萌芽所需时间较长,需冷量以阴棚内栽培‘红地球’葡萄最高,需热量以玻璃温室内栽培‘红地球’葡萄最高。此地区以犹他模型估算各葡萄品种需冷量、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各品种需热量最适宜,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改变光周期或光质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设施栽培葡萄萌芽进程和需热量,不同品种对于光周期的适应性有所不同,同一品种萌芽期对光质的选择也不同,以红蓝光效果最好。本研究为宁夏地区设施栽培葡萄休眠期至萌芽期内设施管理和设施葡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什么是多维度?我们如何理解多维度设计?维是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维度设计可能会有到不同的结果,同时,也使人们更加全面和清楚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在设
粗糙集理论的核心是构建基于精确分类的上下近似集,而现实生活中,精确分类的条件过于严苛,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此外,粗糙集也有许多其他拓展模型,如程度粗糙集、多粒度粗糙集
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分析、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研究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永进地区现今压力场特征、关键期温度场压力场演化、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压力系统分布进行了研究。利
近年来,对于天然食源纳米胶粒的研究日益增多。与化学合成纳米颗粒相比,天然食源纳米胶粒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低的环境毒害性,更绿色的制备方法以及更广泛的药物应用前景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引发禽大肠杆菌病的重要病原菌,能引起禽类的局部或全身感染,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因其与感染人的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NMEC)等都具有高度基因同源性,被认为是可污染食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重要的基因储库,具有潜在的公共卫生学风险。铁吸收调节蛋白(ferric uptake
随着无人机集群技术的发展,大规模无人机集群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对无人机集群的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的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主要面向单个群组的无人机集群场景,对于越来越复杂的场景和任务需要,单个群组的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可能难以提供稳定和灵活的控制能力,因此为了拓展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需要支持满足多个群组的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技术,其协同控制既需要实现单群组内部的碰撞避免,也需要实现
研究背景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对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各类房颤人群均存在
新时期以来自由贸易区建设成为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焦点。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尽管在贸易、投资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签署了FTA,但是两国经贸关系仍有很大发展空间。RCEP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侵袭能力较强,发病率最高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亚型,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十一位。OSCC常发生复发和转移,往往伴随着较差的预后。尽管临床上可以采用综合序列策略治疗OSCC,但其五年生存率仍不到50%,这主要是由于转移或对常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病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之增加,对家禽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同时,研究表明,APEC作为人类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coli,Ex PEC)的毒力基因库,被认为是人源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密切关系,并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