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13年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3.73%,但距离发达国家平均约80%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同时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更明显偏低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中西部地区陆续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还面临很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选定了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是研究基础。这部分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相关概念的辨析,包括人口城市化与人口城镇化、流动人口与农业转移人口、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另一方面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包括人口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状况。第三部分是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状况。首先将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对比,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然后将近年来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趋势进行对比,将中西部地区与全国及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加以比较;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主要特征为:总体水平低、提升速度较快、发展不均衡、城镇人口净迁出。第四部分是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作者在这部分将人口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归纳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五个主要问题,即: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区域内城镇吸纳人口能力偏弱、失地农民面临城镇化问题凸显、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意愿趋弱、人口城镇化仍面临户籍制约。第五部分是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这部分对前文主要观点进行总结,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包括:完善中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提升城镇的人口吸纳能力、促进失地农民的城镇化融入、积极引导就近城镇化并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