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战略支点,因其巨大的经济潜力和文化渗透力而日益受到重视。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它将逐步地影响到各行各业,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于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长期以来事业化管理导致的商业模式不完善,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不匹配,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化和市场集中度低,文化企业发展分散、产业集聚效应低下,产业整体竞争力弱等等。在文化产业发展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的背景下,文化企业纷纷进行并购整合。基于文化产业重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本文对于政府干预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并购特征和并购绩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央控制的文化企业和地方控制的文化企业,由于所有权性质的和对文化企业发展的战略考虑的不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其所控制的文化企业的干预是不同的。中央政府控制的文化企业更多地本地并购,更少进行异地并购;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地方政府干预下的文化企业并购更倾向于异地并购,相对来说进行更少地本地并购。为了寻求的并购效率,获得更多的文化创意资源,地方政府干预的文化企业并购也逐步趋向打破地区分割状态。在并购支付方式方面,中央政府控制的文化企业更倾向于使用非现金方式(如股票等)进行并购支付,而地方政府控制的文化企业更倾向于使用现金进行并购支付。 其次,本文对于政府与干预与并购绩效的研究发现,中央政府控制的文化企业进行本地并购的并购绩效优于异地并购的并购绩效;地方政府控制的文化企业进行的异地并购绩效优于进行本地并购的绩效。中央政府控制的文化企业实施的本地并购的综合绩效明显优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文化企业进行的本地并购的绩效;地方政府干预下的文化企业实施的异地并购绩效优于中央政府干预下的文化企业实施异地并购的绩效。同时进一步证明了,中央政府对于本地并购并没有起到“支持之手”的作用,而地方政府对于文化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支持之手”的作用,促进了本地文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现金支付对于企业并购绩效产生的影响优于非现金支付对于企业并购绩效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