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材料中光稳定剂的分析测定及迁移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right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稳定剂可以有效的减缓或抑制紫外光氧化作用,从而提高高分子材料的耐用性,已成为食品接触材料的重要添加物质,但光稳定剂对生物环境与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国内外均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标准限制食品接触材料中光稳定剂的使用量。我国在GB 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食品包装材料中部分光稳定剂的最大使用量和特定迁移量或最大残留量,但未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因此本文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19种光稳定剂研究并建立食品接触材料中该类物质的分析方法,该研究的成果对国家加快制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光稳定剂的标准检测方法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优化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得到样品最佳的前处理条件,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19种光稳定剂的含量的方法。研究了四氢呋喃、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等八种萃取剂提取效率,确定了四氢呋喃/正己烷=50/50(V/V)为适宜的提取剂。考察了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为1 h和提取次数1次为最佳条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的定量限为5~25 mg/kg,各物质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方法的回收率在87.76%~98.6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能满足实际检测分析的要求。(2)在建立同时测定19种光稳定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法的基础上,测定了自制塑料包装袋表层油墨的阳性样品分别在40℃水、酸、醇和异辛烷模拟物中浸泡10天的迁移量,还测定了自制纸制品表层油墨的阳性样品在80℃水、酸、醇和异辛烷模拟物中浸泡6h的迁移量,并进行了迁移规律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塑料包装袋表层油墨和纸制品表层油墨中光稳定剂在水和低浓度的乙醇中迁移量小,当乙醇浓度增大,迁移量也随着升高,苯并三唑类的光稳定剂在非极性的异辛烷模拟物中迁移量大。实验发现迁移量与塑料包装袋的材质有关,纸制品因为存在白卡纸和淋膜一层聚乙烯薄膜阻止了食品模拟物与表层油墨进行接触,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光稳定剂向食品模拟液迁移。(3)根据对100多种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厦门市市售或进出口的食品接触材料材质中只有少量的样品测出光稳定剂,大部分的食品接触材料材质中光稳定剂添加量较低,在许可的范围内,相对安全,追溯阳性样品,发现阳性样品均属于三无产品,大品牌样品均未检测出。
其他文献
锅炉中常见的腐蚀主要是氧腐蚀,为防止氧腐蚀,除氧及停炉后的保养是保护锅炉的主要方法。
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静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等指标.利用德国FESTO TP511试验台完成了电液伺服阀的静态特性测试,包括压力-电信号特性、
指出了细叶龙竹具有速生、高产,成林快,收益高、轮伐期短、抗逆性能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探讨了细叶龙竹造林技术,分析了在细叶龙竹营养杯实生苗造林的应用前景。
指出了同时硝化和反硝化工艺与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可以节约氧和碳源的耗量,大大降低设备运行费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脱氮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优点、机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加快由资金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人才管理环境和方法的再造,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本管理和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