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HSP90α是HSP90的一种亚型,位于胞质内,由730个氨基酸组成。HSP90AA1是HSP90α的功能基因。拟通过质粒转染对HSP90AA1进行过表达和敲减处理,在体外实验及体内实验中探讨该基因在胃癌增殖及转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17-DMAG作为HSP90的靶向抑制剂,验证其对胃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并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观察联合用药的效果,明确其与多西他赛在治疗胃恶性肿瘤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胃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提取蛋白,明确HSP90α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对AGS、SGC-7901、MGC-803、HGC-27、GES-1等细胞系进行q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找出HSP90α表达水平最高及最低的细胞系;通过转染si RNA对HSP90AA1表达水平最高的细胞系进行敲减,并通过对HSP90AA1表达水平最低的细胞系进行质粒转染,建立HSP90AA1过表达细胞系;(3)通过运用PCR以及Western Blot等基础实验技术,在转录水平及功能蛋白表达水平对胃恶性肿瘤细胞系中的HSP90AA1进行验证,明确转染的效率。(4)用CCK8法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率及克隆形成能力;(5)对HSP90AA1过表达及HSP90AA1干扰后的胃癌细胞进行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判断HSP90AA1在肿瘤细胞迁移与侵袭方面的作用。(6)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Vimentin、Snail等的表达,上述蛋白与上皮间质转化关系密切,用以判定HSP90AA1在该种生物学行为方面的作用。第二部分:首先选取6-8周龄的Balb/c实验用雌性裸鼠,将这些裸鼠随机分配到对照组、空质粒组、HSP90AA1-sh RNA组,每组裸鼠数量为5只。分别经腹腔注射HGC-27胃癌细胞,HGC-27空质粒,及HGC-27 HSP90AA1-sh RNA,建立小鼠腹腔内种植瘤模型,分别设为Control组,NC组及HSP90AA1-sh RNA组。在经过腹腔注射后的第3、6、9、12、15、18、21、24、27、30天测量成瘤体积,体积=(肿瘤长径*肿瘤短径2)/2,具体数据可使用游标卡尺精准测量,依据测量结果绘制出肿瘤的生长曲线。裸鼠成瘤实验30天后,将所有小鼠采用脱颈椎的方式处死,行外科方式将成瘤组织完整取出,取出过程注意操作精细避免瘤体破损。将裸鼠与瘤体配对拍照,称重记录。提取各成瘤组织的蛋白,WB及PCR检测HSP90AA1;Ki-67;PCNA表达情况。第三部分:(1)当17-DMAG在不同应用浓度以及不同作用时间,采用CCK-8法对各种胃癌细胞系的增殖水平进行检测。(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相同作用时间,不同浓度的17-DMAG对各种胃癌细胞系凋亡的影响。(3)当17-DMAG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时,CCK-8法检测对目的胃癌细胞与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及联合用药协同指数(CI)。(4)当17-DMAG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细胞的周期改变与单药应用组的变化,同时验证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5)当17-DMAG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细胞的凋亡改变与单药应用组的变化,同时验证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6)当17-DMAG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时,采用划痕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迁移改变与单药应用组的变化,同时验证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第一部分:(1)HSP90α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HGC-27细胞系中HSP90α表达水平最高,用于构建目的基因敲减细胞系。SGC-7901细胞系中HSP90α表达水平最低,用于构建目的基因过表达细胞系。PCR及WB验证转染效果成功。(2)根据CCK-8实验的结果表明:SGC-7901在HSP90AA1过表达转染48小时后增殖明显增加;HGC-27在HSP90AA1敲减转染72小时后增殖明显下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在过表达组细胞集落个数明显增多,在敲减组细胞集落个数明显减少;(3)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敲减组迁移及侵袭能力减低,而HSP90AA1过表达时,细胞迁移以及细胞侵袭的能力均表现为增强。(4)敲减HSP90AA1抑制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伴随Vimentin,Snail-1表达下降以及E-cadherin表达升高。过表达HSP90AA1促进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伴随着Vimentin,Snail-1表达升高以及E-cadherin表达下降。第二部分:(1)成功建立小鼠腹腔种植瘤模型,成功率100%(15/15)。(2)Control组与NC组肿瘤体积生长曲线基本重合,未见明显差异。(3)Control组及NC组种植瘤体积均明显大于HSP90AA1-sh RNA组。(4)Control组与NC组的Ki-67、PCNA的WB检测结果未见明显差异。(5)WB检测结果提示HSP90AA1-sh RNA组的Ki-67,PC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及NC组。第三部分:(1)HGC-27对17-DMAG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效果较其他胃癌细胞系明显;(2)17-DMAG作用24小时,对多种胃癌细胞系均产生促凋亡效果,HGC-27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3)与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相比,17-DMAG对HGC-27增殖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且与多西他赛具有协同效应,两药联用的IC50为0.468μmol,CI指数为0.67;(4)17-DMAG对HGC-27的细胞周期阻滞效果不明显,且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后,对细胞周期的阻滞尚不如单药应用多西他赛;(5)17-DMAG对HGC-27具有促凋亡作用,且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6)17-DMAG对HGC-27具有迁移抑制作用,且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1)HSP90α在肿瘤中表达水平升高,与胃癌患者具有临床相关性;(2)HSP90AA1在胃癌中具有肿瘤基因活性,起到促进胃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等作用;(3)在裸鼠体内实验结果验证,HSP90AA1与肿瘤增殖关系密切,敲除后能显著抑制肿瘤的增殖。(4)HSP90特异性抑制剂17-DMAG在胃癌中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凋亡的作用;(5)17-DMAG联合多西他赛对胃癌的多种表型具有抗肿瘤协同作用;(6)17-DMAG对胃恶性肿瘤细胞周期的作用不明显,考虑是通过促进凋亡等其他途径抑制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