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V1多少,(S)(就)V2多少”构式在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既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半实体图式构式,也是一个比较灵活的表达方式。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构式程序分析法,依次鉴定其构式身份,分析构式各构件、构式压制、构式相关语义问题、构式整体功能及其产生动因。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S)V1多少,(S)(就)V2多少”是“V1多少,(就)V2多少”使用频率最高的变式类型。其次,概述构式研究的价值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即采取理论结合实际、本人研读相关文献资料与导师指导讨论并行的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之一。首先,根据Goldberg的构式定义,明确“(S)V1多少,(S)(就)V2多少”的构式身份。其次,对构式“(S)V1多少,(S)(就)V2多少”的构素进行描写分析,具体说来,就是构式前后分部的组配关系、常项“多少”、变项“V”和非必要成分“就”。然后,运用Goldberg构式程序分析图的方法,归纳整理该构式的相关用法。最后,探讨了构式和词项之间的互动压制关系。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探讨构式的相关语义问题,分别是构式主语语义、常项“多少”的语义、变项“V”的语义、构式义、构式前后分部的语义关系以及语义搭配类型。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构式的整体功能,分别是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第五部分,研究了构式产生的动因机制,分别是语言的经济原则、象似原则、隐喻和重新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首先总结本文的核心观点,其次展示本文的研究特点和创新之处,最后对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