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林盘作为一种独具个性的农耕聚落形式从古蜀延续至今,其发展与多种文化的交织密不可分。其中,宗教文化作为多种文化分支的起源与交叉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其外在表现强度从古至今呈现递减趋势,但其文化要义早已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融入了人们的意识并以一种相对低调的姿态代代相传,呈现出时间上的延续性。而以宗教建筑为代表的物质载体,又用空间表达的形式固守着宗教文化的根基。这表明宗教文化是一种具体有时间和空间两种性质的时空文化,同样,川西林盘也具有这种双重性。“川西林盘景观生命存续性”就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提出,即物质形态的景观与兼容并生长其中的文化存在的自我保存及持续生长的能力。宗教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丰富的地域特征使其形成了庞大的文化体系,即使单就研究四川境内的宗教文化来说,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而对本研究来说,梳理川西林盘范围内的宗教文化是一个必要前提。本文跳出宗教派别的框架,以横向视角提炼宗教文化中对川西林盘景观生命存续性影响最广泛的内容,淡化不同宗教之间的派别区分,着重于宗教文化的表达分析,讨论时也以川西林盘为主体出发,探讨宗教文化的表达,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川西林盘中的宗教文化是多元而宽容的文化。相较于世界上一些地区的宗教冲突或者政教冲突,川西林盘中多元的宗教文化表现出的是一种和谐的状态。儒道佛及其他宗教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整体上趋于一种交流融合的状态,也就是这种状态赋予了川西林盘景观生命以更强的自我保存与延续的能力。(2)宗教文化不只是川西林盘中的小众文化,而是一种渗透于林盘中方方面面的大众文化。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宗教文化被人们误认为是少数宗教信众的小众文化,并且造成了宗教神秘而压抑的刻板印象。通过对川西林盘景观生命中关于宗教文化内容的检视发现,大到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样貌,小到方寸之间的符号,都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着宗教文化。(3)宗教文化对川西林盘景观生命存续性的影响方式有别于其他文化类型,是一种深层而缓慢的影响。如果把各类文化作一个纵向比较会发现,一方面,宗教文化相较于其他文化来说,发展相对缓慢,因为宗教文化的源头思想往往就是其核心所在,无论其发展历史多长,都伴随着向心力的牵引。另一方面,宗教文化并不像某些文化类型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和展示性,它影响的是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周边环境。宗教文化的这种深层影响特性致使它呈现一种缓慢流动的发展态势,对林盘景观生命存续性的影响也是不间断的缓慢影响。理解这种影响特性,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川西林盘文化根基不可逆转的破坏。(4)宗教文化既是川西林盘的发展因素,也是制约因素。宗教文化在为川西林盘中的人们提供一种信仰寄托的同时,赋予了林盘独特的文化气息。这不仅为林盘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精神素材,也让林盘发展呈现一种从容的姿态。它对于林盘的作用与其说是推动,不如说是关照。但一分为二的来看,宗教文化由人创造,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局限性,如一些过分迷信与偏激的内容。这部分文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成为羁绊林盘发展的制约因素,阻碍林盘发展。(5)宗教文化的可意象性为川西林盘景观生命的存续性提供了一种特殊启示,文化延续与林盘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化解的,应该适当避开表象的冲突,到景观所能营造的文化意境中寻找平衡与发展的途径。宗教文化从川西林盘的宏观到微观层面都有着不同方式的体现,而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性又使得它在发展中更富灵性。一切与宗教文化相关的空间符号都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被淡化或者遗弃,宗教文化的表象始终抵不过时代的冲击。然而一直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以宗教文化中相对稳定的核心内容为基础,结合当下时代文化,催生出了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宗教文化。宗教文化与川西林盘二者的保护与延续不能以不展为代价,而是要更深层次的挖掘宗教文化的本质,抓住这部分内容的可意象性特征,着重以意境营造的方式来唤起人们对文化的感知与体会,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