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道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现已公认,慢性持续性炎症和气道重塑是COPD的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作为世界第四大致死疾病,研究COPD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一种促纤维化生长因子,它可以介导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和分化,可能成为纤维化疾病治疗的新的靶点。曲尼司特(tranilast)作为一种抗变态反应药,可以稳定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细胞膜,抑制过敏性物质释放。近年来发现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eptide-1,MCP-1)等细胞因子有密切联系,可抑制脏器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本研究通过曲尼司特对实验性COPD大鼠模型进行干预研究,以期探讨曲尼司特对COPD气道重塑的可能作用。第一部分COPD大鼠模型建立及曲尼司特对其形态学影响目的:观察曲尼司特对COPD实验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尤其是对胶原和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另取8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均用烟熏和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每日胃管内灌注等量生理盐水或曲尼司特(400mg·kg-1·d-1);对照组胃管内灌注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每组动物分别于处理后第7d、14d、28d各处死8只进行相关检测。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取肺组织作HE染色,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天狼猩红偏振光法观察大鼠Ⅰ、Ⅲ型胶原分布和沉积情况,并行图像分析。结果:同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各组的BALF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中巨噬细胞的比率均明显下降(P<0.05);病理形态分析提示治疗组的气道壁厚度及腺体厚度/气道壁厚度、血管壁厚度等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胶原沉积以Ⅰ型为主,28d时增生明显;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Ⅰ型胶原的沉积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曲尼司特可以通过抑制肺内巨噬细胞来减轻气道炎症,还可以抑制肺内Ⅰ型胶原的合成,从而改善COPD大鼠的气道重塑。第二部分曲尼司特对COPD大鼠CTGF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曲尼司特对COPD大鼠肺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另取8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均用烟熏和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每日胃管内灌注等量生理盐水或曲尼司特(400mg·kg-1·d-1);对照组胃管内灌注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每组动物分别于处理后第7d、14d、28d各处死8只。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PD大鼠CTGF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对照组及模型7d组和治疗7d组肺组织CTGF蛋白均未表达,模型14d组和治疗14d组开始表达,28d组表达最强。但曲尼司特治疗28d组(2.8±0.3)与模型28d组(3.8±0.4)相比较,CTGF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脂多糖及烟熏能导致COPD大鼠气道CTGF表达增强,而曲尼司特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表达,从而可能减轻COPD的气道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