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户族与农民:1952-1966年关中地区的村落政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f542268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1952-1966年的中国政治研究或当代中国史研究受到“革命叙事”与“现代化叙事”的影响,主要考察国家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而把农民想象为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由此可能会或多或少地遮蔽了中国政治的丰富性及其背后的意义建构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在近年来开始注意到1952-1966年的多重面向,他们除了关注全局性的决策及其运作之外,也开始侧重于对村落的研究,而村落政治在此大潮中更是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在本文中,笔者以印度的底层研究学派和斯科特——克夫列特以降的进路两种“底层政治”的书写方式为启发,选择关中地区的一个普通村庄黄村作为田野调查点,结合历史档案和相关报刊材料,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国家权力系统与意识形态在黄村的具体运作机制,以及黄村的户族、农民、干部等以何种策略回应国家的要求。因此,本文并不试图将黄村的特殊村史嵌入到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而是旨在考察以下内容:第一,作为一种国家社会运动的社会主义实践如何展开,其基本取向、变革目标以何种形式表现,并且其中隐藏着抑或正在形成何种国家治理术;第二,当原来的乡土传统遭遇到突如其来的国家权力与意识形态时,作为黄村中的主体性力量的户族、农民以及乡村干部以何种社会心态来面对,又体现出怎样的行动逻辑;第三,在国家-户族-农民的互动中,国家、户族与农民的关系呈现出何种实践形态,进而形塑出中国村落政治何种的特殊样态与演变逻辑。在互助组到高级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参与式的国家动员吸引了大量的农民,他们为了集体经济的利益和合作社社员的身份在“工分制”下进行劳动生产。值得指出的是,集体化时期的“工分制”不仅是满足经济增长、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社员身份的一项具体措施,同时更是一种劳动管理体制,甚或作为一种基层控制手段,代表着国家权力由生产领域的渗透向社会规训的发展。随着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激进化与“大跃进”运动的展开,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的话语深入农村,“平均主义”的风潮日益盛行,而经过人民公社锻造出来的日益熟练的凝视技术更是让国家意识形态从原有的政治领域弥散到农村社会的生活世界,而农民的身体也由此越来越呈现出政治化的图像。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乡村干部成为“教育”的对象,而有组织的干部下乡作为非常规的权力组织逐渐实现对基层组织的社会文化-权力网络的重建。不过,经历过严酷政治现实的黄村的户族、干部与农民,往往在表面上选择接受政治话语的表述,与此同时又会在自身的经验世界中遵循日常的生活逻辑,最终体现为农民的行为选择与话语表述的分离这一独特性后果。他们一方面采取合作的态度,按照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积极完成自我修炼;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诉诸于乡村社会中固有的生存伦理、户族观念等,使用各种“弱者的武器”。在“工分制”下,他们保证农活的质量,但也显示出“漂亮”的挣工分策略。而一旦庄稼歉收、口粮减少时,他们采取“瞒产私分”、“偷盗”以及“借粮”等方式,体现出的更多是一种生存伦理学。“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的情况更为复杂。虽然农民获得国家赋予的“正义的武器”,但是他们与乡村干部长期以来天然的共生于一种社会文化网络之中,各自充分运用一些特殊的、非正式的行动策略和各种可得资源,构筑与营建日常生活世界的合理性空间与正当性。当然,农民受到的影响也是相当剧烈的。随着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思想灌输,国家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地渗透进乡村社会,农民也在此过程中开始产生对国家合法性的认同,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黄村的“退社风波”中,他们首先所挑战的并不是集体主义制度或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而只是针对某些合作社干部的渎职行为。另外,为了保证抵制行为的政治优越性,他们还明智地将以前的富农从户族的抵制队伍中剔除出去。到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具有政治正确性的贫下中农被中共中央赋予监督农村干部、遏制渎职行为的权力,也同时获得批评和揭发乡村干部的信心和勇气,他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使用“人民来信”等“正义的武器”。总之,“全能主义政治”或“总体性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涉及到国家权力从生产领域的渗透向社会规训的发展、国家意识形态由原有的政治领域向整个社会的弥散以及基层组织的社会文化-权力网络的重建等,最终呈现为“社会主义的新传统”或“新德治”。而黄村的户族、干部与农民则以一种日常的、微妙的和非直接的形式,表达着对国家权力及其规则的顺从与抵制,是一种不同于“官方政治”和“劝说政治”的日常政治。不过,随着组织渗透的深入与国家权力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在地化”,黄村户族中的具象农民成为抽象的人民,而对国家产生某种认同。在此意义上,1952-1966年的村落政治作为底层政治的一种表现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权力网络,体现在国家-户族-农民三者之间的实践关系之中。
其他文献
电能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保障,方便高效的电能计量是电能管理的重要环节,一系列关于电能计量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比如:少用多收、价位过高或者过低、过电压过电
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作为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连接政府与社会的桥梁。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服务型政府建
地理教学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科技成果,学习对生活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之急需。本文从引导学生进行过程体验学习、模拟操作
在高一课本中,“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是通过平移正弦线和余弦线描点而后连线得到的。这样从讲解到作出曲线往往要花费较多时间。根据我的体会,若使用三角函数绘图器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据估算,生态旅游年均增长率为20%-2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城镇居民开始走出城市,回归大自然,领略独具特色的生态风情渐成时尚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用地紧张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增加农业和工业用地,我国沿海地区十一个省、市以及自治区将
在简介高炉生产流程的基础上,讨论了高炉炉顶压力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与技术难点.通过并联调节阀组的应用,介绍了调节阀组的特性,以及利用DCS的强大功能充分发挥调节阀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自主权越来越大,企业内部的计划性更加周密和严格,必须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把企业保值增值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TB6钛合金耳片孔的疲劳抗力,研究二次孔挤压强化对TB6钛合金耳片孔试样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粗糙度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及金相显微镜等仪器对孔壁
风力发电机的效率是风力发电机非常核心的指标,即风力发电机利用风能推动风机叶片旋转而产生电能的能力,其中叶片的外形设计是风力发电机效率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本论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