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g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旅游方式逐渐趋于个性化和创新化。休闲农业正是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新型旅游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村资源、农业生产和农耕文化发展生态旅游的新型农业。它立足于农村,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自然环境和农耕传统文化等开发、设计生态旅游项目,使游客充分体验农村生活和感受农业文化。休闲农业具有产业融合性、城市性、本土性和综合效益性的特征。在休闲农业区内,游客可观赏、购物、住宿和度假等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在新时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国家特别是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遵循先理论后实证、先剖析后建议的技术路线,在综合运用产业融合、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基础上,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对我国民族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从调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经验措施出发,再对国际上休闲农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加以经验借鉴,最后提出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建议。  本文共有六章,现分述如下:  第一章即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做了相应的说明,提出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首先对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发展意义做了相关概述;然后,分析了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产业融合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下文进一步的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首先根据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了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基本概况;然后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选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实证分析的研究对象,基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经验,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运用实地调查、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进行系统研究。  第五章,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成功发展休闲农业的国家和地区,如我国台湾地区、日本、美国和法国。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为本文进行对策建议提供实践基础。  第六章,提出对策建议。结合前文的分析,从政策扶持、管理规范、加大投入、人才培养和保护环境等方面提出八条对策建议,为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提出参考,鼓励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农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真正有效地推动我国民族地区休闲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的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农业用工量减少与农村大量劳动力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产生了将农村剩
从200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迅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我国建筑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它推动我国工业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