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采用表层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以下简称RC)结构,具有耐久性好、减少表面处理量、节省工期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采用表层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以下简称RC)结构,具有耐久性好、减少表面处理量、节省工期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CFRP-粘结剂以及粘结剂-混凝土界面之间的粘结性能的限制,仍会发生界面剥离破坏,使得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的高强性能得不到充分利用。对嵌入混凝土表层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施加预应力,可以充分发挥预应力加固技术与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技术两者的优势,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充分利用CFRP材料高强性能,降低造价,减小结构变形等。为此,本文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研发了一种新的表层嵌贴CFRP加固的预应力施工工艺,取消了永久性锚具的设置,克服了体外粘贴加固中抗冲击差,抗磨损能力弱,防火性差的弱点。并且可以将锚具重复使用,节省制作成本,充分利用粘结材料的性能。(2)进行了5片混凝土矩形梁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加固方式的加固效果,考察了表层嵌贴CFRP加固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表层嵌贴非预应加固和体外粘贴预应力加固,表层嵌贴预应力加固更能改善试件的内力和变形分布;同时,CFRP板条的不同嵌贴方式加固对受力性能的影响不明显。(3)建立了加固桥梁试件的抗弯力学模型,推导了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的计算公式。对于正常设计破坏模式下的试件,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而对于非正常设计破坏模式下的试件,建立剥离剪应力模型进行推算,结果与试验值比较接近。
其他文献
基坑开挖,其底部土体的向上变形包括隆起和回弹两种情况,二者发生的机理不同。隆起是由于基坑内土体的挖除,支护结构内外土体形成压力差,在此压力差的作用下,基坑周边土体所发生的
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组合简支T梁桥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桥梁。用波形钢腹板代替传统的混凝土腹板,从而取得了预应力效率高、经济性好、造型美观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化预制和快速施工
轻型木桁架体系具有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环境友好、保温隔热性能良好及建筑表现力强的特点,在欧美地区广泛应用于屋面结构和楼面结构中,在国内也逐渐开始有所应用
建筑物和构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环境和使用状况的影响以及自身材料的特性而出现结构的损伤老化,结构功能逐渐下降,最后甚至无法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如果能够遵循
钢桁腹-混凝土组合梁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目前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本文以钢桁腹-混凝土组合梁桥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类桥梁的基本受力性能、设计流
土石坝由于其能够就地取材、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坝型,我国大部分土石坝都建在西部地震频发区。汶川地震共造成八个省、市2666座水坝受到不同程度的
拱结构可以将竖向荷载转变成应力分布均匀的截面推力,能充分发挥出材料的作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在桥梁,房屋屋架和隧道衬砌等结构中,因而对拱结构进行损伤检测和准确定位尤为重要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在震后调查中发现,部分楼梯先于主体结构产生种种严重破坏,延误了人群撤离,给抢险救援人
在爆破工程中,如何降低爆破振动所带来的危害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研究了减振孔对爆破地震波的隔振机理。在弹性体半解析边界元法的基础上,用MATLAB软件编制减振效果计算程序,计算并分析了弹性半空间中减振孔的尺寸及相关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计算程序的合理性。(1)从理论上分析爆破地震波的产生机理及分类,研究了爆破地震波的速度表达式。基于连续介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