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2-己烯醛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及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根结线虫是蔬菜上重要的病原线虫,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反式-2-己烯醛是微生物及植物向环境中释放的一种C6挥发性物质,具有杀线虫活性且与环境有高相容性。本文通过比较两种剂型的反式-2-己烯醛对根结线虫的室内毒力、盆栽试验和田间验证试验明确了其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同时,通过传统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反式-2-己烯醛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以期初步明确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为其在保护地蔬菜上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密封盘法测定了反式-2-己烯醛熏蒸处理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J2)的毒力以及对卵囊、分散卵孵化的影响。反式-2-己烯醛熏蒸处理浓度为6.85μL/L时,J2死亡率为100%;13.7μL/L处理2h,分散卵孵化率为0;27.4μL/L处理的卵囊孵化抑制率为100%。对照剂型5%反式-2-己烯醛乳油对J2的LC50、LC90为0.33mg/L、1.58mg/L;200mg/L处理24h的分散卵孵化率为0.5%;200mg/L处理24h的卵囊孵化抑制率为90.55%。因此熏蒸处理的毒力均高于浸渍处理,表明剂型对其活性存在影响。2、温室盆栽试验测定了反式-2-己烯醛熏蒸处理对番茄幼苗的安全性、对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反式-2-己烯醛对番茄安全,但抑制株高的生长,对其他指标无影响,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迁移性线虫的数量,处理90d,防效为32.07%。3、采用传统方法研究反式-2-己烯醛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影响。结果表明反式-2-己烯醛熏蒸土壤后,各浓度对可培养的细菌、放线菌均表现为刺激作用,后逐渐减弱,恢复至原来水平;对真菌先抑制后刺激,最后高于原来水平。4、日光温室内,通过两种剂型反式-2-己烯醛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试验,确定最佳的田间施药方法、用药时间和用药量。结果表明,反式-2-己烯醛熏蒸及灌根处理对根结线虫病均有一定的防效,但灌根处理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下降,表明挥发性物质并不适合加工成乳油这一剂型进行应用。
其他文献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yellowleafcurlvirusdisease)是番茄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于2006年在上海、江苏和浙江等省蔬菜种植区相继被发现,随后从南方各
小麦叶锈病是由Puccmia triticina引起的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在三种小麦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病最为普遍,有时造成的产量损失比小麦条锈病和小麦秆锈病更为严重,危害全球小麦生产
农药微囊化具有降低农药毒性,调控囊芯释放,减少外界条件影响,提高稳定性,掩蔽不良气味等优点。传统的微囊囊壳多由高分子聚合材料组成,囊壳光滑、致密,囊芯物主要通过渗透作用缓慢透过囊壳释放到外界环境中。随着对微囊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实现芯材的可控释放(按需释放)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多孔材料因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调的多孔形貌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研究以二甲戊灵为模式药剂,以酚醛环氧树脂交联聚合物为囊壳,
含氮杂环化合物由于其在生物活性方面的良好表现而备受化学家们的关注,已有很多含氮杂环类化合物被开发为医药或农药新品种,当前对含氮杂环合成及生理活性的研究十分活跃。本文
葡萄由于结果早,产量大,营养丰富,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山东地区广泛种植。然而近年来,曾作为棉田次要害虫的绿盲蝽上升为主要害虫,其危害也蔓延到其他作物上,葡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害螨,寄主植物广泛,包括蔬菜、果树、棉花以及观赏作物等,其主要通过成若螨聚集植物叶片背部取食叶片汁液,破坏植物细
目前国外己报道有8种病毒可侵染芋。本研究分析了我国栽培芋上芋花叶病毒(Dasheen mosaic virus, Ds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的侵染状况,并对这两种病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FOC)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香蕉真菌毁灭性土传病害,在我国和世界其他香蕉种植区均有分布,目前尚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