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全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kne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广泛分布与世界各地,给养猪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在临床上能引起猪的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及流产等症状,而人体猪链球菌感染呈散在分布,同时亦有大规模爆发的报道。猪链球菌可分为33个血清型(1/2,1-31,33),2型与致病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其它血清型感染也常有发生。目前对于其毒力相关因子及感染过程中的宿主相互作用及致病机制的研究尚不够透彻,不同毒力类型的菌株间本质差异仍不清楚,同时各血清型间的相互关系及血清型多样性的遗传基础也认识不足,导致猪链球菌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难以有效进行。因此,迫切需要提供猪链球菌的更全面的遗传图谱,以破译其致病相关的遗传基础,更好地进行功能研究。为了从基因组水平上研究猪链球菌的致病性、耐药性及各血清型进化关系,我们做了如下具体工作:1.对8株猪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株进行了全基因组Solexa测序、拼接、补洞及注释工作,并最终获得7株完整基因组图谱和1株草图。这8株菌中,1/2型、1型、2型、3型、7型、9型及14型各一株,另外还有一株无法分型的多耐药菌株。各菌株基因组大小从2,034,321bp到2,183,059bp不等,菌株中尚未发现质粒存在。本次所测猪链球菌各菌株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假基因及截短基因,反映了这些基因与环境适应的相关性。2.将本研究中完整测序菌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公布的6株2型菌株一起进行全基因组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猪链球菌基因组中存在重排与倒位现象,根据基因组共线性情况将13株完整基因组大致上分为3类,除BM407以外所有2型菌株和1/2型及14型菌株可为一类,而BM407、D12和ST1基因组结构较相似,另外D9与ST3则共线性较好。3.将这13株菌基因组中所有编码基因提取出来并进行相互比对寻找同源基因簇,计算猪链球菌的核心基因组与泛基因组大小,并通过统计与回归的方法,预测猪链球菌核心基因数最终会达到1126,而泛基因组属于开放的类型,即使测出相当数量的菌株基因组,仍然会有新的基因加入到泛基因组中,计算出增加的新基因数量平均约为82。4.我们还用两种方法探讨了猪链球菌各血清型与进化的关系,即核心基因的多序列比对与最大似然法绘制进化树,以及从基因的得与失角度以UPGMA的方法绘制。这两种方法整体上结果一致,所有2型菌株及1/2型与14型菌株处于相近的地位,并与其它血清型明显区分,有趣的是此结果与基因组共线性较相似。5.将3株强毒株05ZYH33、98HAH33和SC84与相对较弱毒株A7进行分析,发现强毒株共有而A7中不存在基因大部分分布于之前研究所鉴定出的89K毒力岛上,进一步揭示了毒力岛的重要贡献,并且在A7中发现了89K的整合位点,表明89K毒力岛很有可能通过此位点整合到基因组上或从基因组上切割下来,从而进行基因水平转移。6.另外,本研究通过将所测的对15种抗生素耐药菌株R61(不能分型)与对这些全部敏感的2型菌株A7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寻找到这些耐药相关的基因,并总结出3类机制,即靶点改变,外排效应及基因介导的靶点保护,同时发现,基因的水平转移对于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为能感染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疫病,给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属于副粘病毒科,禽腮腺
成长中的孩子,最大的损失不是考试丢分,而是自信心丢失。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会遇到嘲笑和批评,那一次次的挫折,若处理不当,对其都是不小的打击。一次次打击,必然使其自信心减弱甚至丧失,导致厌学。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调整学生的心情和情绪,激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进一步使他们愿学、乐学呢?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在生物课堂上,充分利用生物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我国已不是新鲜事物,包括本科院校在内,各个大专院校、高职高专也在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子,力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那么高职院校的“产学研”
摘 要: 心理激励是增强学生学习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技校学生如何通过心理激励方式增强学习意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和实践思路,包括:合理运用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新课堂环境,培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运用目标激励,调动护生实现自我的工作热情;践行人本理念,分层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关键词: 技校学生 学习意识 心理激励机制 设计及实践思路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 要: 当前不少中职学校仍沿用原有的德育思想品德的评价体系,“一学期,一张纸,一支笔” 原则就可以评定学生半年来的思想道德品质,这种期末定优劣的体制不仅影响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培养自身优良品质的积极性,而且限制了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提高自身修养的自我意识,同时班主任和同学同伴也没有相互激励、随时发现随时改正的有意注意,导致期末思想品德的评价体系流于形同虚设的尴尬境地。要改变这种终结性德育评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