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为农业生产中的小麦品种的选择提供一个标准,本文利用种子发芽急性毒性实验、水培以及温室土培实验,对31种不同小麦品种对重金属镉以及铅的积累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从其中筛选出对镉或者铅具有特异性排异的小麦品种。发芽实验设置污染物浓度为镉100mg/kg,水培实验浓度设置为镉1mg/kg,铅15mg/kg,土培实验设置浓度为镉1mg/kg,铅600mg/kg。我们发现100mg/kg的重金属镉处理对小麦的发芽率,根伸长以及芽伸长都是有影响的。其影响的大小排序为根伸长>芽伸长>发芽率。100mg/kg的镉对大部分的小麦的发芽率基本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而对芽伸长有一部分有显著性的抑制作用存在,但是对根伸长除了品种G15和G3之外其余所有的小麦品种的根伸长都受到了显著性的抑制(p<0.05)。1mg/kg镉以及15mg/kg铅污染在水培实验中对各个小麦品种的生物量都有一些影响,但是都不是太大。但是叶绿素却在该浓度下受到了比较明显的抑制。
本文通过对生物量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分析,发现在镉和铅污染条件下品种G11,G14,G15,G17以及G28在水培试验中对重金属镉和铅的耐受性比较强。不同小麦品种对重金属镉和铅的积累存在显著性的(p<0.05)品种差异,经过水培与土培实验的数据分析,G14,G15,G23,G24这几种小麦品种无论是在体内镉积累,镉的转移富集系数以及对镉的耐受性方面都比较符合重金属镉污染排异品种的筛选标准的。可以认为是镉污染排异小麦品种。而G14,G15,G17,G23,G24则有成为铅污染排异品种的潜力的。在分析导致小麦积累重金属品种差异的原因时,我们发现是不同小麦品种对重金属存在吸收的差异,而非重金属在小麦不同部位的分布差异导致的这种品种差异。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如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植物的吸收、转移、积累的能力以及重金属的浓度等等。在水培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镉和铅的交互作用是竞争拮抗,而在土培实验中数据却显示镉和铅存在的是协同促进作用,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的重金属浓度以及不同的试验介质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