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患儿血清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zhou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首次就诊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矮小症患儿血清维生素D营养及分布状况,并研究维生素D在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首次确诊且符合纳排标准的身材矮小儿童101例。分组如下:1、按性别分为男性组(63例)与女性组(38例);2、按年龄分为学龄前期组(29例)、非学龄期组(72例);3、按病因分为特发性矮小症组(55例)、生长激素缺乏症组(46例)。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比各组间一般状况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进一步探讨各组间矮小症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分布状况,并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生长参数和临床指标(如血清维生素D)是否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再将得出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作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其在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方面的价值。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纳入101名平均年龄在8.8±2.7岁的儿童及青少年,年龄分布范围为3~14岁;矮小症患儿维生素D水平的平均值为15.0±6.7ng/ml,处于不足阶段,其中最低为4.2ng/ml,最高为37.85ng/ml;维生素D缺乏者共42名,占比41.6%,含量为9.1±1.9ng/ml;不足者共39名,占比38.6%,含量为16.3±2.2ng/ml;充足者共19名,占比18.8%,含量为25.5±5.1ng/ml;1、按性别分组:男性组63名,女性组38名,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46,P=0.052,>0.05),具有可比性。根据单向有序资料非参数检验,男性矮小症儿童在维生素D营养等级分布与女性矮小症儿童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Z=-0.094,P=0.925,>0.05),且男女患儿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上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Z=-0.547,P=0.585,>0.05),提示在本研究中,男女矮小症儿童在维生素D水平和等级分布上不存在差别。2、按年龄分组:学龄前期组29名、非学龄前期组72名,根据卡方检验,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3,>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88,P=0.003,<0.05),学龄前期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18.0(12.3~23.5mg/ml)较非学龄前期组(12.4(9.5~17.8)mg/ml)高;不同年龄分期矮小症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等级分布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2.671,P=0.008,0.05),具有可比性。根据非参数检验,不同类型矮小症患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态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3,p=0.003,<0.05),GHD组患儿维生素D缺乏率(56.5%)较ISS组(29.1%)高,且两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Z=-2.653,P=0.008,<0.01),GHD组的维生素D水平(10.8(9.5~17.1)mg/ml)明显低于ISS组(16.7(10.8~20.8)mg/ml),总体来说,GHD组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ISS组差。4、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GHD的诊断标准(GH激发峰值<10μg/L),将发生GHD赋值为1,不发生GHD(即ISS)赋值为0,并以GHD作为因变量,将各项生长参数及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骨龄、BAD、维生素D水平分别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GHD的发生显著关联(P=0.015,<0.05),且维生素D水平是GHD的保护因素(β=-0.084,<0;OR=0.920,<1)。5、ROC曲线评价维生素D水平对GHD的预判能力:将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维生素D水平作为检验变量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水平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00,P=0.008,<0.05;当血清维生素D含量小于15.665ng/ml时,敏感度为0.739,特异度为0.6,对GHD的发生有一定预判作用。结论:1、本研究中101例矮小症患儿血清维生素D平均含量为15.0±6.7ng/ml,其中80.2%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处于不足和缺乏阶段,因而临床医生及家长应注意矮小症儿童血清维生素D的监测与补充。2、本研究中矮小症患儿血清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无关。3、本研究中矮小症患儿随着年龄增长,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率也随之增高。4、本研究中GHD组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ISS组差,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维生素D水平是GHD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维生素D在小于15.665ng/ml时对GHD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适宜绞股蓝不同组织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掌握绞股蓝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pFPS在绞股蓝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方法:基于绞股蓝转录组数据,以10个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采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分析绞股蓝不同组织中10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内参基因,并实测基因GpFPS在绞股蓝不同组织中的
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国槐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主要影响因素(Mg2+、引物、dNTPs、ExTaq酶、模板DNA用量)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体系为(10μL):25 mmol/L Mg2+1.0μL,2.5 mmol/L dNTPs 0.2μL,10μmol/L上下游引物共0.5μL,5 U/μL ExTaq酶0.05μL,30 ng/μL模板DNA 1.0μL
为建立快速检测中药材川贝母成分的特异性PCR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植物HMGR基因序列,根据同源性区域设计兼并引物,对川贝母及其易混品鳞茎基因组进行扩增。通过比对川贝母特异性DNA片段区域,设计引物扩增获得川贝母基原物种特异核酸片段。从川贝母基原鳞茎中提取DNA,设计特异引物对BMH-TF/BMH-TR,优化PCR扩增条件,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实验验证,建立特异性PCR检测体系。采用该方法从川贝母
芬兰是个只有550万人口的北欧小国,左邻瑞典,右接俄罗斯,历史上曾被瑞典王国和沙皇俄国殖民统治800年,1917年才获得国家独立。在这样的压力下,芬兰人的民族性格里埋藏着很强的危机感。前几年,芬兰最有名的企业诺基亚,因为没有适应潮流而一夕倒下,给芬兰人民带来了进一步的危机感。芬兰的教育专家时常说,将来孩子们要生活在一个现在无人能预料的世界,从事一些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职业,好的教育必须要使他们具有面向
期刊
目的 建立一种覆盆子特异性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 通过对覆盆子及其混淆品的ITS序列进行测序分析,根据差异位点设计限制性内切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进行鉴别,建立并优化PCR鉴别方法,并对其稳定性和适用性进行考察与验证。结果
目的 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中药水蛭进行快速种间鉴别。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项下3种水蛭(宽体金线蛭、日本医蛭及尖细金线蛭)CO1序列的差异设计并合成3对种属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PCR反应条件优化;对不同批次的水蛭进行稳定性试验,并对同批次的水蛭进行灵敏度试验;利用优化的PCR条件对水蛭混合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3对引物分别能在60,61,5
学位
高铁因每天清晨需要6h的空窗期维修时间而无法通行,社会的发展需要减少空窗期时间来提高高铁运转效率。传统的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 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的高铁铁轨路基的形变监测系统需要一天的观测时长对路基进行精确的监测,这远超高铁空窗期的观测时长无法对提高高铁运转效率起到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原形变监测解算算法上加入粒子滤波算法,尝试将观测时长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社区体制改革的日趋成熟促使社区以开放、共享的姿态面向城市居民。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建设越发成为近几年关注的重点;社区图书馆作为区域内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承担着社区内文化知识传播,社会教育等职能,其服务及功能空间的优劣直接关乎居民的使用。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其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目前国内现有的社区图书馆仅能满足居民基本的阅读需求,功能空间单
利用运营车辆动力响应对轨道不平顺进行车载监测,对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高铁线路主要由桥梁组成,轨道不平顺车载监测应考虑车辆与桥梁的动力耦合作用。然而,车桥耦合系统的轨道不平顺激励具有时频非平稳特性,这些直接影响轨道不平顺识别的精度和效率。因此,提出了一种小波分解和粒子滤波相结合的新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谐和小波对轨道不平顺激励进行小波分解以有效地处理激励非平稳的特性,并极大地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