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以及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如何保护环境逐渐成为我国执政党以及政府所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当然,法律作为环境治理的另一有力的工具。大致可以看出,我国虽然对环境犯罪的法网越织越密,一方面,我国不仅存在行政法规对该问题进行了规制,另一方面,在刑事方面对其修改完善无不体现出对环境问题实现了二元制裁体系。然而,即便如此,我国环境问题反而呈现出越演越烈的态势。我国刑法在历经了多次修改之后,也逐渐确立了污染环境罪。如何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好本罪名,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必要对污染环境罪的具体司法适用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从法的运行规律看,立法表达是司法适用的规范基础,故污染环境罪的立法模式与内容沿革之考察系研究该罪司法适用的前提。基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是在英美法系的美国、英国,还是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都通过了大量的成文法进行应对和规制。在美国、英国,没有统一的刑法典对其进行专门的立法规定,其相关的刑事处罚罚则均散见在不同的法律之中,在环境保护的理念上,特点依然显著。德国、日本,在立法模式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实体与程序问题上,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均不再分离。我国关于环境问题的刑法保护大致经历了“初创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完善阶段”三个发展过程,这种立法变迁主要是对越发严峻的问题的回应。虽然污染环境罪随着产生、发展以及修改之后而逐渐变得详细和完善,我国对污染环境罪的规制也明显带有中国的特色。我国刑法在2011年以及2021年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制。在具体的构成要件的内容上,不仅进一步严密了法网,而且在法定刑的设置上也更趋向于合理化。就本罪的司法适用而言,其首当其冲需要研究的是保护的法益问题。虽然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存在不同的法律制度和传统,但是对环境保护的价值立场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因时代不同,所体现的法益论也呈现不断变迁和进化的状态。同样,我国污染环境罪从创设之处到发展至今,也不断出现过“传统的利益说”、“环境法律关系说”、“环境权法益说”、“管理秩序说”、“生态法益论”以及“综合说”等观点的对立。对林林总总观点的归纳和总结,均可归纳出“纯粹的人类法益论”与“纯粹的生态法益论”之间的对立。立足于我国目前立法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我国对污染环境罪的法益可以归纳为“生态—人类”法益论,其对于判定各类污染环境行为的入罪以及既遂标准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司法适用角度看,污染环境罪的司法适用包括了定罪与量刑两个阶段,简言之,即作出是否犯罪、有无刑责以及如何量刑的判罚。因此,有必要在明确此罪的保护法益基础上,围绕上述内容对本罪的具体适用展开进一步研究:第一,在污染环境罪的客观要件适用上,虽然表面上看本罪的客观要件较为清晰明确,但是在司法适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不明确之处。首先,确定“违反国家规定”界限和范围无需突破刑法第96条规定的界限,且“违反国家规定”与“缓和的违法一元论”存在契合,因此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需要通过分类解析的方式进一步确定其范围和边界。其次,虽然刑法条文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了非法处置的内容,但是存在一定的误读,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需要通过目的解释论进一步明确其范围,对其解读不仅应置于整体的生态目的之下,而且还需要置于具体的人类目的之下。再次,如何认定“严重污染环境”,虽然存在“行为的认定标准”、“结果的认定标准”、“综合的认定标准”以及“兜底的认定标准”的对立。但是从语义解释以及法益论的角度来看,“严重污染环境”应当是结果犯。因此,需要根据结果的认定标准,对其具体的范围进行重构。最后,因果关系是认定行为人是否应当刑事责任的基础和条件,关于污染环境罪的因果关系不仅复杂而且学说庞杂,但是现有的理论并不能解决相关问题,因此立足于客观归责理论之下,通过“制造不被允许的风险”以及“实现不被允许的风险”两个阶层进行判断,能够有效限缩污染环境罪的处罚范围。第二,在污染环境罪主观要件的适用上,《刑法修正案(八)》尚未对该罪进行修改之前,由于法条很明确的表明其内容是需要结果发生的事故,因而在主观方面属于过失犯并无多少争议。但是修改之后的主观内容为何,则在司法适用的过程中存在“故意说”、“过失说”以及“双重罪过说”的对立。从目前的判决结果来看,这三种理论都被司法机关所采用。但是,上述的各种主张在理论上不仅存在各种破绽,而且也不利于司法机关统一判决,所以造成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较为突出和明显。因此,与其如此无休止的争议,不如在理论的采纳上另辟蹊径,采取“相对的严格责任说”。在司法适用中具体应用该学说,一方面坚持实体上推定之规则,另一方面需要坚持程序上反证之规则。第三,在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适用上,目前污染环境罪的判罚立场存在严重的偏离,主要表现在“单位追诉率偏低”、“缓刑适用率偏高”、“罚金刑的司法适用薄弱”以及“受雇人员入罪标准不一”等弊端。对于污染环境罪的判罚首先应当确定正确的立场,不仅需要以罪刑相适应原则作为判罚的重要依据,而且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判罚的限度。在具体规则的建构中,需要通过客观归责理论对“受雇人员”的范围进行进一步厘清,而且在未来需要建立统一的量刑指导意见来统一目前混乱的判罚标准。
其他文献
美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日趋成熟完善,本文对其产生背景、申请资格与认证要求、服务机构与工作方式、专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全面三孩”政策下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为家庭提供及时且精准的家庭教育指导;转变家庭传统教育观念,提升当代家庭育儿功能;完善申请资格与认证体系,培养家庭教育指导人才。
伴随着居民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居民对于医疗卫生质量的要求也在最近几年间大幅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医疗机构无法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就会产生一些医患矛盾关系,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间,这种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全国的角度来看,从2011年至2020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给出的数据显示,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来自患者的书面投诉总数上涨了20多倍,这样的数据表明,伴随着居民对于医疗卫生水平要求
目的 对新医改10年后我国卫生费用现状进行评价,并对“十四五”期间卫生费用情况进行预测,为我国卫生费用政策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9年卫生费用筹资总额、构成、变化趋势等进行现状描述,运用ARIMA模型对“十四五”期间卫生费用筹资水平与结构进行预测。结果 新医改后我国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率为14.17%,其占GDP的比重10年间增加了1.8%。从卫生筹资结构来看,政府占比下降了1.33%
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在各种机器学习任务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量标记好的训练数据。在实际问题中,手动标注充足的训练数据通常会耗费大量时间和费用。同时,传统深度学习的另一个缺点是由于域差异问题,而无法泛化到新数据集。域适应(Domain Adaptation,DA)通过利用标签丰富的源域知识来帮助相关但标签稀缺的目标域来解决这个问题
<正>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2018年,看着志愿填报表上长沙学院对外省仅招的4个专业,一眼看到了“物业”这个词,于是机缘巧合之下,我被第七志愿长沙学院录取,成了长沙学院2018级物业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18岁的我,对即将来临的大学生活充满憧憬,
期刊
Ti2448(Ti-24Nb-4Zr-8Sn,wt.%)合金是一种亚稳β型钛合金,不仅具有高强度、低模量和高韧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兼具宽温域的因瓦、艾林瓦和超弹性等功能特性,为结构与功能一体化新型金属材料。前期研究结果显示:该合金利用旋节线成分分解(spinodal decomposition)机制形成了一种纳米尺度的海绵状成分分解组织,实现了原子剪切(atomic shear)和原子挪动(a
施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普遍应用的一项增产措施。目前水稻生产上普遍施用氮(N)、磷(P)、钾(K)等大量元素肥料,而铁(Fe)、锰(Mn)、锌(Zn)等微量元素肥料往往被忽视。研究发现,施肥能够影响土壤重金属镉(Cd)的形态变化和水稻Cd积累。本文通过阐述N、P、K、S、Fe、Mn、Zn、Si和有机肥等肥料影响水稻Cd积累的主要作用机理,综述了施肥调控水稻Cd积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有效地应用施肥技术
截止到2020年末,我国公路桥梁达到了91.28万座,大量的早期建成桥梁已经进入性能快速衰退期,导致桥梁事故频发。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海量桥梁建设与管养并存阶段,同时兼顾如此庞大体量的桥梁建设和管养面临巨大的技术和经济挑战。因此,发展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促进桥梁建设、管理效率和水平成为大势所趋,并已纳入交通运输部发展规划纲要。桥梁状态监测、检测与性能评估
翻译客体与翻译主体之辨是国内翻译研究中较为常见的话题。翻译客体,即翻译活动中主体实践和改造的对象,常见的翻译客体类型如原文文本、原作者及原文读者等。文学活动不仅是对文字符号的组合与再创作,不同种类的文学体裁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笔者认为,文本体裁作为翻译客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常常被人忽视,而在文学翻译中针对不同类别的文学体裁又有着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本文将以常见的三种文本体裁(诗歌、小说、戏剧
伴随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受城镇化步伐放缓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已由需求大于供给的总量失衡阶段转向总量基本平衡区域结构分化的新阶段。部分热点城市房价高企与部分三四线城市库存难以化解并存,引发资源配置扭曲,抬升商务和人力成本,影响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深度关联,房地产风险破坏性强,极易对金融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影响,甚至造成金融危机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