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_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资产价格波动较大,以上证指数收盘价为例,股票市场一度从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上涨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次贷危机爆发后,股指直线下滑,到2008年10月28日,跌至1664.93点,如今股指在2300多点徘徊,同时,自2008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经济基本面走势显著差别的“剪刀差”和“背离”趋势,表现为股票市场在经历过次贷危机之后的大跌,从此一蹶不振,而实体经济层面则保持了稳定增长,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呈现出较弱的局面,这对股票市场有效性以及股票市场是实体经济“晴雨表”的称号构成了挑战,因此,宏观上两者之间的引导关系值得检验。此外,股票市场还存在着影响实体经济的微观机制,即资产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资产价格波动可以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家庭消费,通过投资效应影响企业投资。新近发展的消费理论表明了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会影响家庭消费支出,而投资理论表明了企业在股票市场中的融资能力会影响其在实体经济中投资决策,检验我国股票市场上是否存在微观传导机制,一方面是对消费和投资理论的验证,另一方面,是检验能否通过促进股票市场的合理发展来拉动消费和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旨在考察股票价格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通过比较分析、相关性分析、VAR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结论得到:1.我国股票市场证券化率较低,与发达国家股经走势相比,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走势短期之间没有协同性;2.虽然我国股经之间出现经常性“背离”,但Johansen检验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均衡关系,因此从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具有运动方向、经济增长和平稳发展的一致性;3.实体经济因素对上证指数解释能力较强,而上证指数对是实体经济因素解释能力较弱,股市并没有表现出“晴雨表”作用;4.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负的财富效应,分时期样本实证分析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市场发挥财富效应具有促进作用,我国东部存在着不显著的负财富效应,中部地区存在着不显著的正财富效应,而西部地区存在着显著的负财富效应;5.我国股票市场存在微弱的投资效应,分时期样本实证分析同样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市场发挥投资效应具有促进作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都存在着正的投资效应。
其他文献
信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它帮助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在经济体系内部流动,是整个经济的润滑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
一、简介 由于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力输送过程中要求向大容量、远距离和超高压方向发展,同时,电气设备的发展又依赖于优良的绝缘介质和灭弧介质。传统的绝缘介质和灭
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的争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并未削弱,反而展现出更大的价值观念。绝对自由固然令人羡慕,但绝对自由的实现意味着无视法律与规则;相对自由看似充满枷锁,但在底
一、单项选择题1.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的首要目标是A.掠夺资源和劳动力B.打开市场,输出商品C.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D.公使驻京,控制清政府2.在我国最早
期刊
2014年9月22日,国际环保机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京举办成果发布会——发布《煤炭消费减量化和清洁利用的国际经验》及《新能源安全观及亚洲公共治理机构》两项研究的主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最优消费和投资组合决策问题为众多学者所关注.一些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最优消费和投资模型从不同的角度作了研究,但大多都是在金融市场模型完全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