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环磷酰胺合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小鼠模型,并与扑热息痛加利巴韦林、小柴胡汤原方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减味小柴胡汤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为减味小柴胡汤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84只健康昆明小鼠分为7组。每组12只,对每组进行标记。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柴胡汤原方组、西药组、减味小柴胡汤低、中、高三个剂量组。适应性饲养三天后进行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造模,共7天。造模方法为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结合病毒滴鼻造模:除对照组外,将其他组内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0.0016g/20(g*d),连续3天。于第六天,进行环磷酰胺注射加强一次。对照组相应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第七天,除对照组外,将其他组内小鼠给于病毒滴鼻,观察其鼻部症状。对照组用相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滴入。造模结束后,对照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给药量10ml/kg;小柴胡汤原方组用小柴胡汤药液灌胃,给药量30.42g生药/kg;西药组用扑热息痛和利巴韦林药液灌胃,给药量0.01ml/g;减味小柴胡汤低剂量组灌胃减味小柴胡汤低剂量药液,给药量6.63g生药/kg;减味小柴胡汤中剂量组灌胃减味小柴胡汤中剂量药液,给药量19.89g生药/kg;减味小柴胡汤高剂量组灌胃减味小柴胡汤高剂量药液,给药量33.15g生药/kg,连续灌胃7天,每日一次。于最后一次给药后,禁止饮食,不禁止饮水,取材。首先用咽拭子取小鼠唾液样本,然后用ELISA法检测唾液中SIg A含量。然后用摘眼球法取血,将血液保存于离心管中。血液静置10-15min后离心(3000rpm,离心15min)。用移液枪吸出血清备用,之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g M、Ig G含量。最后,剪取小鼠鼻部组织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用石蜡包埋,制作为病理切片,通过HE染色后,然后封片。并采集各组组织病理图像。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小鼠SIg A含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药物治疗各组均高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柴胡汤原方组比较,减味小柴胡汤高剂量组高于小柴胡汤原方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减味小柴胡汤高剂量组高于西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鼠Ig M含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柴胡汤原方组、西药组、减味小柴胡汤低剂量组、减味小柴胡汤中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小柴胡汤原方组、减味小柴胡汤低剂量组、减味小柴胡汤中剂量组、减味小柴胡汤高剂量组均高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柴胡汤原方组比较,减味小柴胡汤高剂量组高于小柴胡汤原方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减味小柴胡汤中剂量组、减味小柴胡汤高剂量组均高于西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鼠Ig G含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柴胡汤原方组、西药组、减味小柴胡汤低剂量组、减味小柴胡汤中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小柴胡汤原方组、减味小柴胡汤三个剂量组均高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柴胡汤原方组比较,减味小柴胡汤高剂量组高于小柴胡汤原方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减味小柴胡汤三个剂量组均高于西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理学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组织切片显示,对照组小鼠鼻腔粘膜结构正常,未发现炎性改变。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鼻腔粘膜肿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药物组鼻腔粘膜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结论:1.减味小柴胡汤对环磷酰胺合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模型小鼠治疗有效;2.减味小柴胡汤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SIg A、Ig M和Ig G的功能状态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