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人口老龄化,CVD造成老年人过早死亡和残疾,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预防老年人CVD。目前,国际上关于高危人群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及管理是CVD预防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CVD危险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对老年人心血管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尚待大力开展。CVD一级预防的干预模式尚不成熟,有待深入研究。本项目拟通过调查老年人心管风险及CVD相关知识知晓现况,探讨CVD相关知识知晓水平与心血管风险的相关性;进一步开展老年人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探索有效的CVD一级预防的干预模式;同时,检测炎症相关因子在评估与监测心血管风险中的作用。目的:1.了解老年人心血管风险及CVD相关知识知晓现况,探讨CVD相关知识知晓水平与心血管风险的相关性;2.通过对老年人的心血管风险的评估与个体化综合干预,探讨综合干预对老年人CVD认知、健康行为依从性、CVD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CVD危险因素、心血管风险、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hsCRP、visfatin、IL-6TNF-α水平的影响,并分析炎症相关因子与心血管风险的相关性;3.观察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及泡沫化与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变化的原因。方法:1.现况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衡阳市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南华大学附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0名老年人。利用自制老年人社会人口学及体检一般项目调查表、自制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问卷,采用面对面访谈、健康指标测量、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测等方式收集资料;使用2008年WHO/ISH《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管理袖珍指南》对老年人进行心血管事件10年风险评估。2.随机临床实验研究:从本研究第一部分研究对象中招募200名心血管风险大于10%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BMI)及炎症相关因子(hsCRP、visfatin、IL-6、TNF-α)等,分析其与心血管风险的相关性;严格遵循匹配原则,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0名老年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100人,开展老年人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实验研究。对照组根据统一要求开展常规管理,干预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目前衡阳市老年人CVD防治的薄弱环节开展个体化综合干预。利用自制老年人社会人口学及体检一般项目调查表、自制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问卷、简明生活质量问卷、CVD自我管理问卷,采用面对面访谈、健康指标测量、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测等方式收集干预前后资料,综合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干预效果。3.实验研究:使用不同剂量oxLDL结合阿托伐他汀处理THP-1巨噬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及泡沫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上清中visfatin、 IL-6、TNF-α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visfatin表达情况。结果:1.本研究的受访对象共计1200名老年人,实际获得1120份有效问卷,对问卷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①衡阳市老年人CVD危险因素的控制不理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37.5%、36.2%、18.9%,服药率分别为:43.6%、7.6%、16.4%。②衡阳市老年人心血管事件10年风险较高:心血管风险<10%的有222人(19.8%),心血管风险10%-<40%的有510人(45.5%),心血管风险≥40%的有388人(34.6%)。③衡阳市老年人的CVD知识认知水平较低:脑卒中及心脏病发作的预警症状的认知水平很低(平均得分为3.10,总分10分);CVD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较低(平均得分为4.98,总分15分);有心血管病老年人对CVD知识认知水平高于无心血管病老年人(P<0.05);无心血管病老年人中,CVD知识认知水平越低,心血管风险越高。④CVD知识认知水平与年龄、受教育水平、是否有心血管病史、心血管风险水平等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2.①检测干预前不同心血管事件10年风险老年人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除甘油三酯外,不同级别心血管风险老年人的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HDL-C、LDL-C、BMI、hsCRP、visfatin、IL-6、 TNF-α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血管风险升高,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LDL-C、BMI、血清hsCRP、wisfatin、 IL-6、TNF-α亦升高。②本研究对象200名老年人中,178人(对照组86人,干预组92人)完成了干预六个月后的各项指标的测量,随访率为89%。干预后,两组CVD相关知识平均得分都有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得分低水平人数明显减少而中水平人数明显增多,干预组得分低水平人数明显减少而得分高水平人数明显增多(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效果更佳,干预后的CVD知识得分高水平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③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健康相关行为、CVD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效果更佳(P<0.05),但在对提高戒烟率及高血压服药率方面,两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干预后,干预组收缩压、空腹血糖、TG、TC、LDL-C、BMI均降低,HDL-C升高(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TG除外)(P>0.05)。⑤干预后,干预组有15人心血管风险累计降低了16级,4人累计升高4级,净降低12级,心血管风险≥40%的人数减少5人;干预后,对照组有6人心血管风险累计降低了6级,5人累计升高5级,净降低1级,心血管风险≥40%的人数减少1人。⑥干预后,干预组血清visfatin、IL-6、 TNF-α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随着心血管风险的变化血清hsCRP、visfatin、IL-6、TNF-α水平相应变化(P<0.05)。3.①oxLDL能促进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及泡沫化,且呈剂量依赖性;阿托伐他汀能减少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②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越多,培养上清中visfatin、IL-6、TNF-α表达越高,细胞中visfatin的表达亦越高。结论:1.衡阳市老年人CVD危险因素的控制不理想,CVD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心血管风险水平较高;CVD知识知晓水平与年龄、受教育水平、是否有心血管病史、心血管风险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2.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人CVD知识知晓水平、健康行为依从性、CVD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可有效降低老年人血压、血糖、血脂、BMI等CVD危险因素及血管事件10年风险;综合干预对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管理。3.血清炎症因子hsCRP、visfatin、IL-6、TNF-α与心血管风险及泡沫细胞形成存在相关性,可能用于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