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林小说《基姆》叙事伦理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理批评一直以来都是研究文学作品的方法之一,而文学与伦理的互动关系古已有之。人生活在伦理秩序之中,文学作品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呈现出某种伦理秩序。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必然也隐含了伦理秩序。伦理秩序所蕴含的伦理意识制约着叙事,而叙事视点、叙事时间、叙事话语的选择等形式因素也透露出某种伦理维度。伦理秩序、伦理意识与小说叙事的关系为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这一思路即“小说叙事伦理”。在西方,随着应用伦理学的发展,叙事伦理研究也逐渐向前推进,研究的重点在于叙事和伦理是如何互动影响的。就文学研究而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亚当·桑查瑞·钮顿(Adam Zachary Newton)第一次正式使用“叙事伦理”这一术语。在中国,刘小枫是最早使用“叙事伦理”这一术语的学者。通过借鉴伦理学视域中的叙事伦理,文学领域内的叙事伦理研究才得以发展。小说叙事伦理研究包含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等题域,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小说叙事伦理研究既为现代小说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同时也为跨学科研究做出了新的有益试验。叙事伦理研究已经成为90年代以来的理论研究热点。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的诺贝尔获奖作品《基姆》是其最后一部印度题材小说,这部印度题材的作品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目光。吉卜林在《基姆》中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充满感情地描写了印度的秀丽风光、风俗民情、社会万象,同时也描写了英国人和印度人相互合作,表现了抗击外来威胁的团结精神。这些都和伦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方便从叙事伦理的角度观照小说文本,吉卜林自身丰富多样的人生经历也为他小说创作增添了色彩。本文以吉卜林小说《基姆》为论述文本,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做小说的叙事伦理分析。论文主体包括三章,第一章分析《基姆》的故事伦理。从三个层次来研究蕴含的故事伦理,分别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主要是从人物形象角度来分析基姆和喇嘛、贺瑞·巴布的伦理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信任、尊重、友善、互助的。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主要是从隐蔽叙事的角度来分析基姆所处的历史大背景中的向善和平伦理关怀以及从个体性叙事角度分析社会历史境况中的个人所具有的个性化特质。人类始终追求世界和平安宁,个人自由健康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则是人类一方面积极利用自然为自身服务,追求科技发展,另一方面却无法阻止精神世界的紊乱和破坏,进而向东方寻求解救人类灵魂的良药。第二章研究《基姆》的叙述伦理。主要从话语隐喻、混杂生成伦理内涵、叙事视点影响伦理导向、叙事时间显现小说的伦理暗示这三个方面来剖析《基姆》叙述伦理。第三章研究《基姆》叙事伦理的成因与性质。《基姆》叙事伦理的性质既是虚构的,也是解构的,而小说叙事伦理的成因和吉卜林的成长经历、英国殖民扩张的衰落、自我身份的探寻是密不可分的。
其他文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直属研究院和工程建设单位在外部技术市场需求增加、内部技术市场逐步成熟稳定的双动力推动下,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核心技术发展路径,即“实验室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化程度日渐加深,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利差收窄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众多商业银行不得不通
目的 :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大庆油田的开发地质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在“两论”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开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沉积相研究,也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发生、发展的。它既符合科技发
文章介绍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历程,以及技术创新的组织与管理,包括技术战略规划、技术创新组织体系、科技投入、科技人员管理等。该公司认为技术创新是推动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将会建设更多的高压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和电力杆塔作为电力传输的主要部件,长期暴露在野外环境中,由于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