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使得矿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水分匮乏,土壤肥力低下,因而加剧了矿区植被恢复的难度。土壤水分、理化性质、土壤酶和微生物群落特征等常作为衡量土壤质量的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分析,从而了解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为矿区植被恢复以及适合的培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山西省西峪煤矿人工恢复植被区域为研究对象,设置有机肥+保水剂、有机肥、保水剂和对照四种不同施肥处理,在2016年选择人工恢复草地和2017灌木林地,对土壤含水量、土壤pH和养分(土壤全氮、全碳、有机质)、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变化特征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种不同施肥样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其中在草地中,8月份有机肥样地土壤含水量较高;灌木林地,保水剂和有机肥两个样地的土壤含水量都较高。(2)四种不同施肥样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土壤pH值变化不明显。在草地和灌木林地中,三种施肥处理对土壤全碳、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都有所提高。其中在草地中,对土壤养分含量改善比较好的是有机肥+保水剂和有机肥样地。(3)对人工恢复植被下不同施肥样地土壤酶活性变化分析,相比较对照样地,草地中,有机肥+保水剂和有机肥样地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比较高。在灌木林地,总体上分析,对四种酶活性都有所改善的是有机肥+保水剂处理。(4)综合两年试验四种不同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四种施肥样地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相似,草地中保水剂样地的细菌和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比较高,灌木林地有机肥+保水剂样地细菌群落丰富度高,多样性低,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