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sp22和HIF-1α表达的变化及神经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Hsp22和HIF-1α表达的变化、神经保护作用及二者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1)动物分组:健康雄性蒙古沙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group),假手术组(sham-operated group)和脑缺血再灌注组(I/R group)。其中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又分为四个亚组:六小时组(6h),一天组(1d),三天组(3d)和七天组(7d)。(2)模型制作:除了正常对照组之外其他动物都用3%戊巴比妥麻醉后做颈正中切口,分离双侧颈总动脉。脑缺血再灌注组予以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十分钟后再灌注恢复血流。假手术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予夹闭。在对应时间点断头处死各组动物,快速取脑组织制作标本。(3)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形态结构。(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22和HIF-1αQ的表达情况。(5)所有统计分析均用SPSS13.0完成。结果:(1)HE染色:正常对照组和各假手术组的脑组织形态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脑缺血再灌注组根据时间点的不同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肥大,细胞间质和细胞水肿,神经元坏死。(2)免疫组化染色Hsp22的表达:正常对照组和各假手术组的前脑皮质均有Hsp22的表达,但表达很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p>0.05,假手术组不同时间点比较p>0.05)。缺血再灌注后Hsp22的表达上调,于第三天达到高峰,七天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和各假手术组比较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p<0.05)。(3)免疫组化染色HIF-1α的表达:正常对照组和各假手术组的前脑皮质偶可见HIF-1α的表达(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p>0.05,假手术组不同时间点比较p>0.05)。缺血再灌注后表达明显增高,于第三天达到高峰,七天开始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和各假手术组比较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p<0.05)。(4)Hsp22和HIF-1α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趋势相同,呈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1)首次观察到Hsp22在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中表达升高并且可能通过其分子伴侣作用和自身激酶作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2)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HIF-1α表达增高并且通过不同的机制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脑损伤;(3)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Hsp22和HIF-1α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项目针对小麦生产中气象灾害、病害等生产风险监测预警难题,开展了小麦生产风险信息监测标准规范制定、信息监测设备研制、生产风险发生规律探索、风险模型群构建、监测预警
期刊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出血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7月份至2019年12月份在本治疗组收治进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
目的:为了评估医院使用传染病信息化报卡系统前后,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变化,从而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快推进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层抽样,选取2017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传染病防控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基层单位,应做好社区传染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疾病防控、传
20世纪90年代开始,长江中下游麦区大面积水稻籼改粳,粳稻偏迟熟,造成小麦播期推迟,冬前生长严重不足、籽粒灌浆期缩短、产量下降,并加重赤霉病危害;规模化生产程度提高后烘干
期刊
目前,国民对健康的认知度与重视度越来越强,从儿童年龄段着手,在入学入托时对儿童开展接种证查验与预防接种工作,旨在贯彻与执行国家有关免疫规划政策.在儿童入学、入托时,对
目的:对综合康复干预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以2019年5月至11月来我院治疗的200例(第二次介入的病人不在统计人数内)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