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ssica napus SSR遗传图谱构建及特异性状的遗传与定位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jay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以来,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利用中国西南地区采集的Brassica campestris和B.chinensis地方品种、野生和半野生种与B.oleracea var alboglabra杂交,通过子房和幼胚培养及染色体加倍,合成了一批B.napus特异品系.该研究采用白花合成系HW和黄花品种(系)Wester、93-13杂交进行了白花性状的遗传和SSR标记定位分析,以特长角果系H218与正常短角果中油821、MIC和Westar杂交,估算了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力,构建了B.napus SSR分子遗传图谱,并对角果长、每角粒数和千粒重3个角果性状进行了QTL定位.
其他文献
在特定的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只有少数基因(5-10%)表达。基因组中表达的基因分为两大类:1)持家基因:又称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
本试验利用生化检测技术,对供试的20个菜用大豆预选品种不同生育期所含的生化物质进行了测定,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供试材料的生化物质积累特性并以此确定菜用大豆最佳采收期。经
该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应用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F群体的219个株系,结合人工气候箱稳定的空间条件,采用营养液培养,于1叶1心期进行耐冷鉴定,以苗期的死苗率作为衡量亲本
为了解决早稻优质与高产之间的矛盾,该研究历经三年时间,对优质早籼稻高产的需肥规律进行了研究.2000年在芦溪县进行了N、K营养对优质早稻赣早籼48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在20
网络谣言无处不在,它对社会产生巨大危害的同时,也对社会具有预警和监督作用。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深度更大,对社会、组织、个体等的危害也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