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8+T细胞表面受体分析和骨形态蛋白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r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位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对人CD8+T细胞形态和膜分子进行了探测(2)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BMP-2)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作用的初探。第一部分:体外分离人外周血CD8+T细胞,用植物凝结素(PHA)刺激活化,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CD8+T细胞的形貌,并结合针尖修饰技术和免疫AFM的方法对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了分析,确定了CD8抗原分子的分布。结果表明,与静息的CD8+T细胞相比,活化后的CD8+T细胞直径和高度增大,细胞表面变得更粗糙。CD8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力大约是非特异性黏附力的5倍,活化后的CD8+T细胞上特异性黏附力(即CD8抗原分子位置)分布不均匀,其表面的CD8抗原分子分布以纳米团簇分布为主,CD8分子聚集更为明显,CD8+T细胞上CD8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力不随着活化而发生明显变化,说明CD8抗原-抗体之间具有高选择性。原子力显微镜为特异性T细胞的抗原识别和活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能够使T细胞抗原识别和活化的机制得到更好地阐明。第二部分:用BMP-2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骨架结构的变化,并且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对MCF-7细胞的黏附分子(CD44、E-钙黏分子)的分布、表达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研究BMP-2诱导下人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MP-2诱导的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入能力明显加强。AFM的实验结果表明BMP-2诱导组的细胞形态产生变化,大多数细胞伸出板状伪足,细胞长度变长;相反,对照组细胞的伪足不明显,多数细胞趋于圆形,细胞直径较短。AFM和LCSM对加药前后的骨架进行研究,发现BMP-2诱导后MCF-7细胞骨架发生重构,导致细胞迁移。对照组细胞骨架分布不均匀,分布比较混乱,缠绕在细胞核,细胞核的大小约为十几微米。而加药处理后细胞骨架变的有序、有一定方向生长。LCSM研究加药处理前后细胞表面CD44、E-钙黏蛋白分子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乳腺癌细胞经BMP-2诱导后CD44分子在细胞表面分布不均匀,局部荧光强度变大,出现了聚集情况。同样,western blot实验也表明,诱导后乳腺癌细胞上CD44的表达量大大提高,约为对照组的5倍。E-钙黏蛋白分子表达降低也表明细胞间黏附能力的下降,导致MCF-7易于迁移。这些实验都表明了BMP-2能够使人乳腺癌细胞MCF-7发生迁移,并能有效提高了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入能力。
其他文献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宗教、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或开创性的成就。特别是诗歌创作,更是达到了
目的:研究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的影响及与survivin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联合TCS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
《贝加摩组曲》是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早期的钢琴作品,是德彪西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印象主义发展的过渡性作品,组曲旋律线条优美清新,和声注重色彩处理,具有典型的"德彪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在供电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稽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供电企业的财务稽核工作的作用,才能使供电企业更好
<正>猕猴桃是一种浅根树种,且为肉质根,根系集中在土壤10~40厘米处。如将肥料直接施于猕猴桃根部,则易出现烧根现象。笔者长期在河南省西峡县从事猕猴桃栽培和技术指导工作,
江陵九店楚简、云梦睡虎地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居延汉简中都有通过"岁"的运行占断移徒吉凶的日书条文,通过对这几种<日书>"岁篇"的比较对证,发现"岁"即<淮南子@天文训
目的:1.探讨Survivin基因及其主要剪接变构体mRNA在大肠癌组织和相应正常大肠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与翻译癌胚抗原(CEA)的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5(CEA CAM5)mRNA的表达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专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深刻变化,很多学者都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学习的教育方法并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本研究基于UTAUT理论和PLS-SEM方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