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2.0接口数字化羊绒细度检测与软件开发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织原料及其产品中纤维种类的定量分析是以各类纺织纤维的形态特征为客观依据的,羊绒纤维细度是羊绒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羊绒纤维常见的鉴别方法是光学显微镜法和显微镜投影仪法。而传统上对羊绒的检验与测试多利用显微镜侧向投影法,该法的弊端是人为因素多,测量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且暗室工作。 本课题是在广泛查阅资料,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的。本人针对目前我国纺织检测技术现状,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利用数码光学显微镜和美国徕博数码显微镜专用MC2000系列USB2.0输出接口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数码显微镜摄像机,对羊绒纤维切片进行图像信息采集,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采用Visual C++软件设计工具,在win32的编译环境下,完成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下能够对原始图像进行一系列的数学运算,提取羊绒纤维有关的一些特征参数指标,最终完成能实现图像处理和相应的快速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软件编制工作。 此软件系统的核心内容包括三部分:羊绒数字图像的采集,图像处理和纤维测量及测量数据的处理。在图像采集部分,主要是实时采集显微镜下的羊绒纤维图像,完成从用肉眼在显微镜下观看到的影像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在图像处理部分,主要针对我们在数码显微镜下所采集到的数字图像的基本特征,采用了一些改进的算法,使得对图像二值化、边缘轮廓的提取和直径提取的效果好、速度快、准确性高;而在纤维测量及数据处理中,提出了较简便、快捷的算法,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减少了计算量,从而大大节省了计算机的有效资源,提高了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运用了自动式测量,即在纤维轮廓内的单击任一点,系统可以自动标出经过该点的直径线。 特别在纤维图像预处理上,本人在反复的实验和程序调试中,运用各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目标边缘和背景完全分离的边缘轮廓线,对后期的直径测量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并且在后期的测量上,运用“三角形法”。该法在毛纤维的直径测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将最终所测得数据直接插入数据库。最后分别用显微镜侧向投影法和该软件系统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对测试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改进的措施。
其他文献
采用自由空间方法在安捷伦ZNB40矢量网络分析仪上研究了不同纤维体积含量、不同纤维种类及不同结构的碳/环氧2.5D复合材料的电磁波传输性能,分别测试了其散射参数S11s、S12、
羊毛作为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光泽和保暖性等,历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羊毛纤维表面的特殊结构,羊毛制品存在着诸如易毡缩变形、易沾污、易起毛起球等缺陷,既影响服
巷道临时支护支架工作过程中,立柱油缸与推移油缸承受较大偏载,同步效果不佳。同步阀开环控制液压同步系统压力损失较大,效率较低,且无法实现速度调节,不能适应大范围流量变化。基于相关研究现状,以分流工况为背景,以双缸同步为研究对象,论文提出了大偏载下变速高精度同步开环控制机理。大偏载下变速高精度同步开环控制系统主要由负载敏感系统、阀后补偿和变速同步阀三部分组成。系统采用开环控制,负载敏感系统通过压力流量
随着近红外侦察技术的发展,传统军服已不能适应现代作战的要求。当使用具有近红外侦视功能的侦察仪器进行观察时,用普通染料染制的军服不能在近红外区产生与背景相同的颜色,无法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单胞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该文给出了一种三维编织预制件的纱线编织结构的分析方法,得出了编织纱线的运动规律.编织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