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深,富营养化的比例逐年增加。由于人工湿地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易于维护管理等优点常被认为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手段。目前关于不同湿地植物对水体净化效果的对比研究较多,而关于湿地植物对湿地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及其对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利用常见的三种湿地挺水植物菖蒲、黄菖蒲和美人蕉,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比较了这三种湿地挺水植物在不同水位和pH条件下的净化效果,并运用分步求解法探讨了黄菖蒲净化氮磷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种有三种植物水体的净化能力随着水位的升高逐渐增强。(2)种有三种植物水体的TN、TP、氨氮去除能力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较强,在碱性条件下较弱;种有三种植物水体的磷酸盐去除能力在pH=8.5的水体中最弱。(3)比较四个季节水体中氮磷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可知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净化效果有差异。夏季种有三种植物水体的氮去除率在80%~95%左右,秋季为70%~80%,春季为45%~65%,冬季最低为45%以下;夏季种有三种植物水体的磷去除率在100%左右,秋季为70%--90%,春季为50%-70%,冬季最低为50%以下;夏季末种有三种植物的氨氮浓度均为0.01mg/L左右,春季末和秋季末为0.02~0.03mg/L左右,冬季末为0.06mg/L左右;春季末、夏季末和秋季末,种有三种植物水体中的磷酸盐含量低于冬季末的值。这说明种有植物水体的净化效果和季节有一定的关系,在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季节因素,尽量选择当季的植物。(4)种有黄菖蒲的水体中,夏季植物储存是氮素和磷素去除的主要手段,冬季微生物作用是主要手段。夏季植物储存作用对总氮的贡献率为63.23%,微生物作用的贡献率为17.18%,植物代谢作用的贡献率为14.02%;植物储存作用对总磷的贡献率为79.36%,微生物作用的贡献率为12.24%,植物代谢作用的贡献率为8.22%。冬季微生物作用对总氮的贡献率为75.95%,其中水体中原微生物的贡献率为62.59%,而由于植物存在而增加的微生物的贡献率是1 3.36%,植物直接作用对总氮的贡献率为17.78%1微生物作用对总磷的贡献率是80.41%,其中水体中原微生物的贡献率为29.22%,而由于植物存在而增加的微生物的贡献率是51.19%,植物直接作用对总氮的贡献率为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