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推广实施,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体育教学设计技能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教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然而,即使是业已走向专业觉醒、专业自觉、专业自主的体育教师,面对体育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缺失,也表现出万般的无奈。在这种情形下,体育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正是为满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理论结构所做的些许尝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经验总结、逻辑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价值、特性、内容、方法论、过程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体育教学设计是沟通体育教学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它有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有利于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体育教学设计是指以体育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体育教学问题、确定体育教学目标、设计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系统化计划过程。它有系统性、灵活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它不是力求发现客观存在的尚不为人知的体育教学规律,而是运用已知的体育教学规律去创造性地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体育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个分析体育教学问题、构建解决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预试、评价和修改,为体育教学最优化创造条件的过程;形式上是一套进行系统化计划的具体工作步骤和程序;实际成果是经过验证的各个层次的体育教学系统实施方案,包括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方案和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需的整套教材(印刷的或视听的)、学习指导、教师用书等,以及对所有体育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所需的辅助工作做出具体说明的教学实施计划。 体育教学设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体育课程设计,它包括制定体育课程标准、制定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制定体育教学大纲、编选体育教材、编制体育多媒体课件等;另一类是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它包括学期教学计划设计、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体育教学事项设计等。 体育教学设计有其专门的方法—模式化方法,在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最优化原则的指导下,我们通常采用“前期分析一体育教学目标编制一体育学习任务分析一体育教学方案设计~体育教学方案评价、修改”这一过程模式,对这一模式的各个环节本文还提出了的一些具体方法。 体育教学设计的评价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评价体育教学设计成果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本文就此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步骤,但对体育教学设计评价的研究还很不够,还需同行专家进一步的共同努力,解决好这个难题。 通过专家问卷调查验证了上述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典型的体育教学设计核心技术的应用实证也表明了它的可行性、有效性。事实上,有事业心的体育教师为了追求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体育教学设计工作,但这种设计往往受到教师自身教学经验、知识水平、传统习惯、工作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它是一种经验式的体育教学设计。本文的最终目标旨在将这些经验式的体育教学设计一提升到理论高度并形成理论体系,以完善体育教师培养和发展的专业理论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