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互联担保贷款作为银行贷款突破抵押物限制的一个重要尝试,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并一度被当作商业银行的创新被广泛运用。但近几年随着我国多个地区企业互联担保贷款急速扩张,由其引发的债务纠纷也急剧增加。因此对互联担保贷款风险及其控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互联担保贷款风险生成机理分析,构建了以部分连带责任替代严格连带责任为核心的互联担保贷款风险控制模型,根据部分连带责任下企业在全部归还贷款前提下是否会向银行借贷的思路,采用逆推归纳法,从企业归还全部贷款的顺序逆序推理,在支付最大转移支付后最终会在开始阶段向银行借贷,既而证明部分连带责任相比于严格连带责任可以更有效的控制互联担保贷款风险并使企业自身福利最大化。在此基础上,以控制互联担保贷款违约组员规模和采用次序贷款技术的动态激励拓展模型,结合风险控制模型,以“天煜建设”为案例,分析其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其对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到互联担保贷款风险控制的启示,最后从政府、银行和企业的层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存在一个最优连带责任,即保证组内风险转移的最大化(即在组内实现的支付转移),又可以使联保小组内的违约率降到最低。为降低联保小组整体的策略违约风险,应控制互联担保小组违约企业最大规模。存在着某个连带责任临界值,确保实际操作过程中连带责任的大小不超过该临界值,次序联保贷款还款率要恒大于非次序联保贷款还款率,其风险也就更加容易、有效的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