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与应力场作用下钢桥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结构因具备诸多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于桥梁建设中。但由于长期服役于交变荷载下,钢结构易发生疲劳破坏,严重影响桥梁结构安全。对于存在腐蚀介质、火灾高温等的复杂环境中,理论上就更加难以准确预估钢桥的剩余疲劳寿命。焊接接头作为钢桥最主要的连接方式之一,在实际工程中多处于复杂环境和交变荷载的耦合作用中,因而开展复杂环境与应力场作用下钢桥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研究就很有必要。本文以母材为Q420q D高强钢的两种不同连接形式的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腐蚀介质和火灾高温对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参照设计尺寸建立两种焊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针对无处理、仅腐蚀处理和腐蚀与火灾处理三种工况,基于S-N曲线法对两种焊接接头疲劳寿命进行估算,并进行了两种焊接接头三种工况下的6组×10根试件的疲劳试验,研究了三种工况下两种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变化规律,为既有钢桥的剩余疲劳寿命评估和待建钢桥的抗疲劳、抗火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主要完成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钢桥焊接接头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钢桥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介绍了钢桥的腐蚀类型、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和腐蚀试验,概述了钢桥腐蚀疲劳破坏机理和影响因素,阐述了火灾高温对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分布和大小的影响,并对现有的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介绍。(2)参照国内外文献和实际试验条件设计两种焊接接头:十字接头和搭接接头。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了两种焊接接头的三维几何模型,采用热-应力耦合场分析顺序法,应用组合热源,结合生死单元技术,焊后按火灾标准升温曲线对焊接接头施加火灾温度荷载,获得了焊接过程和火灾高温处理过程中的焊接接头瞬态温度场、空间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十字接头焊缝熔池最高温度接近2500℃,搭接接头焊缝熔池最高温度超过2700℃,均超过了Q420q D钢室温时的熔点,且节点温度离热源越近,温度越高。火灾高温处理后,两种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残余应力大体按位置呈对称分布。(3)建立了单个角焊缝含不等数量腐蚀坑的两种焊接接头静力分析模型,获得了单个角焊缝中腐蚀坑数量与应力集中系数、疲劳寿命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基于FE-SAFE软件预测了三种工况模型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搭接接头的应力集中系数要大于十字接头的应力集中系数,两种焊接接头在相同应力荷载下,无处理模型、腐蚀与火灾模型和仅腐蚀模型的疲劳寿命依次递减,且十字接头的疲劳寿命始终高于搭接接头的疲劳寿命。(4)进行了两种焊接接头三种工况下的疲劳试验,获得了相应的S-N曲线,分析了疲劳断口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和疲劳损伤。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和各国规范设计曲线对两种焊接接头的疲劳特性和疲劳寿命给予评价。结果表明,腐蚀介质和火灾高温的确会对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产生影响。三种工况下,十字接头的疲劳强度均大于搭接接头的疲劳强度,且两种焊接接头实际疲劳寿命较好的吻合了数值模拟结果。仅腐蚀处理的两种焊接接头受腐蚀时间和腐蚀程度等影响与各国船级社规范设计曲线公式计算值相差较大;GB规范设计曲线能够较好地评估无处理和腐蚀与火灾处理这两种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
其他文献
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在絮凝区流场流态和流体粒子轨迹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其数值模拟结果所得到的水力参数,可以确定絮凝工艺最佳运行参数范围,并将此参数范围作为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因素水平的依据。因此,本文利用Fluent与响应面法相耦合,探究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时絮凝区流场流态和最佳工艺运行参数。本文运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不同浊度水在不同回流比、不同进水流量下絮凝区流场流态及其参数,
振动作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公路、航空、建筑等领域,振动问题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在工业制造中,合理的减振对于提高加工精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剧烈的振动也会造成机械结构强度的降低、连接部件的松动等问题。此外,振动还将产生噪声,大分贝噪音严重危害驾驶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部件断裂,危及驾驶安全,因此,能否做到有效减弱振动,是保障驾驶安全的关键。采用MRD的车辆悬架系统作为一
汽车座椅半主动控制悬架是汽车座椅减振常用方式之一,能够有效的提升乘坐人员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然而传统汽车座椅半主动控制悬架采用直动式磁流变阻尼器,其存在着占用空间大,制作成本高,可调范围小等缺点。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具有T型转子的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并将其应用在汽车剪式座椅的减振中。对该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进行结构设计、磁路设计、电磁场仿真;搭建阻尼转矩测试平台以及阻尼力性能试验台,对所设计的旋转式
昌栗高速公路沿线出露大量石炭系—三迭系煤系地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边坡开挖后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加上持续降雨入渗多处发生滑塌,严重影响了昌栗高速公路施工工期和未来运营安全。本文在对昌栗高速C11标段内煤系地层路堑边坡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煤系土边坡失稳风险因素,提出煤系土边坡风险评估模型,最后针对昌栗高速K213边坡开展了防护前后的风险评估,针对煤系土边坡失稳特点,提出治理方案,治理效果较好。论文主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中小跨径桥梁大量应用于高速公路中。中小跨径桥梁车辆荷载效应一般由重车决定,大量重载超载车辆直接威胁桥梁的安全运营。本文以三座相同跨径不同截面形式连续梁桥和五座相同截面形式不同跨径的中小跨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重车荷载对中小跨径连续梁桥冲击效应影响。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三座相同跨径不同截面形式、
盾构隧道受盾构机超挖作用、掘进姿态不佳、注浆不密实、浆液收缩、地下水冲刷等多种因素耦合影响,盾构管片背后常伴有空洞存在,导致该处地层抗力消失,衬砌受偏压作用,引起管片应力重分布,空洞边缘位置衬砌易出现应力集中,这可能引发管片开裂、破损掉块、渗漏水等病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片的安全性及耐久性。为此,本文以管片背后存在空洞的地铁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别就不同位
本文以南昌市洪都大道快速路改造工程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轴数重载汽车对桥梁振动响应影响。推导了不同轴数车辆模型振动方程,运用Midas和ANSYS分别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桥梁动力特性;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建立了单车和多车荷载作用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采用传统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自编程序求解桥梁车致振动响应,分析车辆荷载对等截面低墩中小跨径连续刚构桥动力性能
作为桥梁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水下结构的正常使用对桥梁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桥梁水下结构所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导致的水下结构变位、承载力下降或损伤造成桥梁毁坏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国关于桥梁水下结构的研究开展相对较晚,其检测和评估工作更是匮乏,难以很好地用于工程实践。因此提出一套针对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和评定体系对于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桥梁水下结构检测和评估工作开
近年来,高速铁路在我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大跨斜拉桥等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lding)技术在高速铁路上的应用,改变了工程的建设模式,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工程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性及工程建设效率。本文以某高速铁路大跨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此对象进行了族库搭建、BIM模型自动构建、施工进度管理、复杂节点施工模拟、工程量统计等应
连续刚构桥是一种组合体系结构,具有变形小,行车舒适性高,内力分布合理,跨越能力强等优点,在桥梁中有广泛应用,已发展成为公路桥梁极具代表性的桥型之一,但车桥耦合振动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研究公路大跨连续刚构桥车致振动响应问题十分必要,其动力响应分析也受到桥梁工程界比较大的关注。本文以中山市横二线东段鸡鸭水道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刚构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编制了基于模态综合法和Newmark-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