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人工繁育技术及遗传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_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斑星鲽是近几年来逐渐受到养殖界重视的海水鱼类,它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可是由于自然资源量不大,种群数量较少,多年以来从未形成一定的渔获量,而圆斑星鲽的人工繁殖较为困难,开展人工养殖缺乏足够的苗种数量。为此,我们对圆斑星鲽的人工繁育技术及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研究了圆斑星鲽的生物学特性、苗种培育技术和部分遗传特征,分析了圆斑星鲽的营养组成,以期为保护圆斑星鲽的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为了尽快实现圆斑星鲽人工苗种规模化培育,发展圆斑星鲽的人工养殖业,我们在生产实际工作上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主要的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每种鱼都有自身特定的生物学特性,在圆斑星鲽生物学方面我们研究圆斑星鲽自然分布与洄游情况,观察测定了圆斑星鲽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通过研究其食性、摄食方式及食性转换和食量,了解圆斑星鲽的生活习性。通过研究体长与体重关系,了解圆斑星鲽的生长特征,通过研究性成熟年龄、产卵习性和繁殖力的测定,了解圆斑鲽的繁殖习性。由于圆斑星鲽非常珍贵,样品数量少,研究过程中取样非常困难,为此许多研究工作由于样品不足,存在研究样品偏少的问题,许多研究数据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完善,才能更接近自然平均情况。 2.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在圆斑星鲽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方面,主要研究了圆斑星鲽亲鱼的培育技术,亲鱼性腺调控技术,成熟亲鱼的促排卵和人工授精技术。通过3年的研究,我们掌握了圆斑星鲽性腺发育的基本规律,能够采用人工调控手段促进性腺发育
其他文献
上周一直出差在外,却仍在旅途中断断续续关注了最高法对《婚姻法》的最新解释,以及媒体和网友解读。总体看下来,我心底油然生出一种深深的悲哀,眼前的一切仿佛都在预料之中,
报纸
本文浅议了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可行性,并分析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相应关系。
1992年12月至1993年3月,我队为配合中国第一拖拉机厂东关分厂3号家属楼的基建工程,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开2个探方,面积150平方米,发现6座唐代窑址(编号Y1~Y6)。窑址位于洛阳市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多发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170例大肠多发息肉患者根据症候采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及结肠镜下圈套电切或微波灼除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163例,无效7
Fe(Ⅱ)、DO含量对养殖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影响的研究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亚铁(Fe(Ⅱ))及溶解氧(DO)对养殖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的影响。在优化海水Fe(Ⅱ)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0
“村霸”作为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村特有的现象,其产生与发展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积累的产物,与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运行机制的僵化、农村综合治理体系的不完善、“保护伞”的存在,不仅诱发了“村霸”问题的出现,也为其长期存在提供了生存土壤。“村霸”问题的恶化,不仅影响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引发了村民自治危机,还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乡村的公信力与权威,
目的: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法寻找 HER2/neu受体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方法:用 MODERLAR软件模拟出 HER2/neu和 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的三维 (three- dimensional,3D)空间结构;根据
本文研究了镀铝CPP膜是水性粘合剂生产中出现的"腐蚀"现象原因及应对措施,镀铝CPP膜"腐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水性粘合剂的水分挥发不彻底。控制烘箱温度与生产速度的匹配,过高
由于对虾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凡纳滨对虾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物种。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抗病性的增强,通过遗传改良来提高虾的养殖速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