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武盆地位于中下扬子交界处,前期研究表明该盆地富有机质页岩层段较为发育,页岩气资源估计潜力巨大。但是以往针对修武盆地开展的工作主要限于区域地质调查或者金属及水泥等资源研究,尚未开展过系统的油气地质及页岩气成藏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此,本博士论文站在学科发展前缘,紧抓国际、国内研究热点问题,以现代沉积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剖面观测、钻井岩心观察、室内测试分析和系统综合研究,对江西修武盆地寒武系-志留系黑色页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进行了深入、系统、综合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修武盆地寒武系—志留系黑色页岩岩石学特征表现为:寒武系王音铺组—观音堂组的主要岩性为灰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局部夹有泥灰岩、石煤层和磷铁矿结核。奥陶系新开岭组-志留系梨树窝组的主要岩性包括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和粉砂质页岩。黑色页岩发育的沉积环境,主要为陆棚环境。并按照水体深浅及岩性组合划分了两个沉积亚相:浅水陆棚亚相和深水陆棚亚相。深入、系统研究了黑色页岩储层特征。结果表明黑色页岩段脆性矿物高含量,主要脆性矿物包括石英、长石、黄铁矿等。主要发育粒内孔、粒间孔、有机质孔等孔隙类型。孔隙大小主要在0.5um-10um之间。物性统计结果显示,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4%(泥页岩)及10-15%(含砂质)两个区间,平均5.16%;渗透率主要分布于(0.001-0.01)×10-3μm2,平均0.07×10-3μm2,裂缝发育区,具有高值渗透率,孔渗相关性较差。将修武盆地寒武系-志留系黑色页岩与国内外典型页岩层段进行了对比研究。相似性表现为沉积环境的相似性、岩性的相似性、脆性矿物含量的相似性、页岩/泥页岩有机质丰度的相似性几个方面;差异性表现为埋藏深度的差异性、页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差异性、页岩厚度的差异性、总资源量的差异性几个方面。这对于深刻认识研究区页岩气成藏特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进而通过构造-沉积条件、气源条件、储集条件、运聚条件、温压条件、保存条件等成藏条件研究,首次建立了页岩气“广覆式生排烃、裂缝/微裂隙导通、大面积聚集”的自生自储型成藏模式。在对国内外页岩气地质特征差异性对比分析基础上,指明了修武盆地页岩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研究区页岩气评价参数指标;根据页岩气评价标准对修武盆地3个目标组进行了整体评价,并在有利区优选基础上对修武盆地页岩气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为1014.66×108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