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语境中《赴宴者》汉译的文化心理分析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道格拉斯·罗宾逊1997年对后殖民翻译做出明确界定后,文化就成为后殖民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翻译心理研究侧重于心理研究而忽略了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文化心理研究融合文化与心理研究,为后殖民翻译研究拓展新的空间。本文试从后殖民语境中美国华裔文学翻译的文化心理入手,着重探讨文化心理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的传递和对后殖民翻译研究意义。  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明确了解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目的。  第二章从后殖民翻译的理论研究到文本《赴宴者》的研究,探寻文化心理的研究。先从文化定义和文化心理学相关研究入手,归纳出后殖民语境中文化心理的定义。然后从后殖民翻译研究和文本《赴宴者》研究中证实文化心理的存在。最后讨论了文化心理研究如何为后殖民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研究新途径,即从影响翻译研究的各个主体的文化心理因素来研究后殖民翻译的文化心理。  第三章,首先,在文化心理结构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研究的理论构架。接着,以《赴宴者》为例,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和全球层面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心理。文本在创作、读者接受、译者翻译和目的语读者接受过程中,主体的文化心理会因主体不同和文化环境而改变。在源语及其文化环境中,作者和源语读者的文化心理更多受到源语语境和社会语境的影响,而译者和目的语读者则受目的语文化和社会语境影响较大。这些影响体现在不同层次的文化心理,即文化心理在后殖民翻译研究中不单属于某个主体,而会上升到社会和国家群体,甚至是全球层面,每个层面反映的文化心理都与该层面的主体和主体群体息息相关,处于动态平衡。最后,结合对《赴宴者》的分析,探讨了文化心理研究对该文本翻译研究的意义,即,文化心理融合了写作与翻译;丰富了后殖民翻译的内涵;使同一翻译中不同的文化能达到动态平衡。  第四章在前一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文化心理在翻译中的传递,以及文化心理在美国华裔文学翻译研究中的意义。文化心理研究能为译者们在面对文化翻译问题时多提供一种思考方式,译出更多佳作。同时,也为后殖民翻译研究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第五章总结全文观点,得出结论,肯定文化心理在后殖民翻译研究中的意义,归纳不足。
其他文献
英国传教士梅殿华的《道德经》译本行文流畅,理解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考验,仍然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众多译本中脱颖而出并且重新多次出版,与声名卓著的汉
广告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它以无处不在的渗透形式塑造和影响着我们的态度,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其中,幽默广告更是凭借自身快速吸引消费者眼球和博得消费者喜爱的优势,备受各
把握市场挑战机遇  手机在功能革新上正在以创记录的速度迈进。手机厂商所推出的新款产品必须具备最新的视频录放、3D游戏、MP3播放、高清晰照相等多媒体功能。  在实现最新的多媒体功能的过程中,采用应用协处理器芯片是最为普遍和经济实用的方法,原因是它可以提供市场当前切实所需的功能集。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许多风景名胜区开始开发和销售各种特色景点。一方面,这有利于带动第三产业的进一步繁荣,但另一方面这也引起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激烈竞争,特别是那些具有相似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美国重要的文学奖项,其中包括两次全国图书奖,两次普利策奖,美国国家艺术奖以及豪威尔勋章。目前关于厄普代克和
乔治·奥威尔是二十世纪英国作家,因政治讽刺小说而闻名世界。《一九八四》是其代表作。这本小说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政权形式即极权主义。在这种政权下,小说中大洋国的政治、经
上世纪80年代,图里继承和发展了霍姆斯(Holmes)的翻译研究理论和埃文·左哈尔(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提出了翻译规范理论。图里的描写翻译思想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