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平话分为桂北平话与桂南平话。对桂南平话的研究目今已趋深入,多数学者界定其为粤语的系属方言;对于桂北平话的研究,虽有成果不断涌现,但仍处于全面调查期,而其归属也尚无定论。为了给桂北平话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翔实的方言材料并深入探讨桂北平话的归属问题,进而为汉语尤其是汉语语音演变的研究积累更多类型的事实,本文详细调查了桂林市雁山区草坪乡潜经回民村的土话,描写并分析了语音、词汇、语法特点。通过同周边方言进行比较,认为潜经回民土话属于桂北平话,曾先后受古越语、西南官话(主要为桂林话官)的深刻影响,如今成为一个多层次的方言。作为一篇方言学的论文,自然要涉及到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两个方面。(一)方言调查主要遵循刘村汉先生的短时多次调查法并作了少量补充。该方法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把调查的内容分5至6次完成,每次花1至3天。二是田野调查与案头分析齐头并进,发音合作人在配合发音之外,请他用汉字记录方言词汇、语法例句,准备儿歌等语料(分3至5次分配任务).调查人对声韵调例字、音系基础字、4千字汇当场记音,然后对这些材料分3至4次录音,带着录音回来,通过电脑核对、配音、分析。三是充分运用方言、音韵分析软件系统,保证分析的科学性。(二)方言研究主要贯彻历史比较法。一是历时比较。对照中古音分析方言的音韵特点,对照《广韵》、《集韵》找方言本字,对照古代文献分析古语词,通过碑刻、家谱等印证方言形成的最晚年代。二是共时比较。和北京音、桂林官话音比较,描写方言音系;把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同桂北平话、桂南平话、粤语、西南官话、湘南土话、粤北土话进行对比,确定方言的归属,并探讨语言演变的一些规律。本文少有大的创见,只是在以下三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一)确定了桂林潜经回民土话的归属,为桂北平话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第一手资料。(二)探讨了潜经回民土话的层次性,构拟了潜经回民土话的形成过程,为桂北平话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三)总结了一些语言规律,比如中古入声韵的演变方式、方言中的古语词特征、名词的重叠式等。本文第一章“引言”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第二章描写了潜经土话的方言环境,对潜经白姓回民的族源作了考证;第三章描写了语音系统并分析了连读变调;第四章把潜经土话音系与中古音进行比较并总结了音韵特点;第五章分析了词汇特点,找出了特色词;第六章分析了语法特点;第七章把潜经回民土话与周边方言和语言进行了比较;第八章对形成今天语言面貌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了潜经回民土话的归属。附录一是同音字汇,二是词汇,三是民谣、山歌、谜语,四是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