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兴通讯公司辞退员工案件的媒体报道使得末位淘汰制度成为了舆论的焦点,本文尝试从本案引出该案件所反映出的末位淘汰制度在劳动合同法中的解读。对于末位淘汰制度,以该案件为切入点,比较其他各国,尤其是美国对于末位淘汰制度的现状,从而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角度来重新解读末位淘汰制度。站在中外各国对于末位淘汰制度的态度面前,可以知道末位淘汰制度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面临各种违法的风险,那么雇主如何正确地适用末位淘汰制度和合理防范企业用工制度中的风险,并且在不侵害劳动者雇员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合理合法地适用末位淘汰制度成为本文要探讨的重点。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引言主要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本文的写作意义。第一章主要是末位淘汰制度的简介以及该制度在劳动合同法中的研究意义。该部分主要从一系列案件引出末位淘汰制度,然后对末位淘汰制度进行简单介绍。我国对于末位淘汰制度以往的研究或者集中于管理学角度,或者集中于劳动法的角度,本文作者试图通过从劳动者权利保护的角度来重新解读末位淘汰制度。第二章主要介绍中兴通讯公司辞退员工案件的案情以及法院的法律和事实分析,接下来介绍了末位淘汰制度在我国实务界的表现形式和引起的问题。笔者尝试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解析这些问题,并且引用这些分析角度重新解读中兴通讯公司的案件,从而得出中兴通讯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结论。第三章引用美国的案例,重点介绍美国两个相关案例并且探寻解析隐藏在案例之下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美国大部分针对末位淘汰制度的诉讼案件是从该制度涉嫌就业歧视的角度来提起诉讼。美国法院对于这类案件有不同的审判标准,但是都对于弱势的劳动者有倾向性的保护政策,以维持弱势雇员和强势雇主之间的平衡。如果末位淘汰制度确实被证明涉嫌歧视,那么就会被法律所禁止。第四章主要从雇主的角度来重新分析末位淘汰制度的架构,一方面雇主要适用末位淘汰制度来维持企业的用人机制的健全,另一方面对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可忽视,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成为雇主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结论部分归纳各部分的主要观点,并且从以上内容中总结出末位淘汰制度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针对我国目前实务界中存在的对于末位淘汰制度运用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