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室纵向、径向和圆周收缩功能的变化,用于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根据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将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LVN组)和左心室重构组(LVR组),进一步将LVR组分为向心性重构组(A组)、向心性肥厚组(B组)和离心性肥厚组(C组)。应用Echo PAC超声工作站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和心尖水平左室短轴切面进行斑点追踪成像分析。分别按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分析前间隔、后间隔、侧壁、后壁、下壁、前壁的应变,共计十六个节段,测量其纵向、径向、环向三个不同方向峰值。结果:(1)各组入选患者不存在基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病程等)差异性,适宜进行进一步研究;(2)各组间超声心动图测值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LVN组与对照组相比,LVMI、E、A、E/A存在差异(P<0.05);LVEF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LVR与LVN相比,LVDd、IVSTd、LVPWTd、LVMI存在差异(P<0.05);E、A、E/A、LVEF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A、B、C三组间各指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LVN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底前壁段、基底下壁段纵向应变峰值,基底前壁段、基底侧壁段、基底后间隔段径向应变峰值及中间侧壁段、中间下壁段径向应变峰值,心尖各节段径向应变峰值等存在差异(P<0.05);其余节段各向应变峰值值不存在差异(P>0.05)。(4)LVR与LVN组,各节段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值均存在差异(P<0.05)。(5)A、B、C三组间相比,各节段各向应变值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显示,不同高血压病心脏心肌重构患者,心肌局部节段应变功能分化明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不同心脏重构患者之间的差别,从而微观详细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一种客观反映心肌收缩功能变化的影像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