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细胞中p53对POLD1基因表达及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resh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在不同水平下的对肝癌细胞中POLD1基因表达及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p53特异性小干扰shRNA绿色荧光真核表达质粒(p53-siRNA)和表达EGFP-p53融合蛋白的p53绿色荧光真核增强表达质粒(pEGFP-p53),通过脂质体Lipofection-2000介导转染,将表达pEGFP-p53重组质粒、p53-siRNA转染入SMMC-7721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细胞系7721-p53、7721-p53RNAi。通过RT-PCR检测转染后p53、POLD1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生长曲线测定,克隆形成实验,了解SMMC-7721细胞在p53表达水平改变后细胞恶性的变化。结果:1.高表达野生型p53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pEGFP-C1-p53中,p53和POLD1基因的灰度值比为3.24±0.61,而普通肝癌细胞的p53和POLD1灰度值比为0.97±0.11,说明高表达野生型p53的肝癌细胞系较普通人肝癌细胞灰度值比明显增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低表达野生型p53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pGPU6/GFP/neo-p53i-769中,p53和POLD1基因的灰度值比为0.04±0.01,较普通肝癌细胞的p53和POLD1灰度值比为0.97±0.11,说明低表达野生型p53的肝癌细胞系较普通人肝癌细胞灰度值比明显降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对高表达野生型p53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pEGFP-C1-p53,低表达野生型p53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pGPU6/GFP/neo-p53i-769,和普通人肝癌细胞SMMC-7721分别进行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MTT结果发现:SMMC-7721-pGPU6/GFP/neo-p53i-769的细胞其生长速度比普通肝癌细胞的要快,而SMMC-7721-pEGFP-p53的细胞较普通肝癌细胞生长速度较慢。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EGFP-Cl-p53、pGPU6/GFP/neo-p53i-769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8.15±0.33%和72.96±1.80%,与普通肝癌细胞SMMC-7721的克隆形成率50.53±0.15%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高表达的野生型p53基因能够抑制POLD1的基因转录和细胞增殖活性。低表达野生型p53基因能够促进POLD1的基因转录和细胞增殖活性。
其他文献
<正>2008年5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主办的"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暨《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
兖州煤业榆林60万吨甲醇项目煤浆制备3区研磨水池单层厂房地基的施工,由于采用了水坠砂法处理地基施工技术,加强了施工过程的控制,待工程完工设备安装后,按规范要求进行了沉
C罗与梅西代表当前国际足坛运动员的最高水平,因两人在身体特点的不同,形成了技术上的差异。通过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近五年两位足球运动员的进球方式进行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教育技术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微课程为代表的移动学习的迅速发展为教学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
作为“九叶”诗人的辛笛,其最显著的特征即是以“瞬间印象”的感悟方式来抒写“生命形式”。诗人将历史变革和时代精神融于对“瞬间印象”的捕捉和发现之中,在继承和发展了中国
[目的]研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受纳米级石英(Nano-quartz)刺激后,不同时间段内,细胞形态、细胞内活性氧代谢产物(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
文章对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水库沥青心墙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及其技术处理要求,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