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很早就接触到了“还有”的意义和用法。在《新实用汉语课本》1《你们家有几口人》中,短语结构“还有”作为副词“还”加动词“有”的形式出现在课文中,表示补充的意义。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还有”已经具有了连词的特征被广泛用于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表示并列关系。相应地,在《新实用汉语课本》3和《新实用汉语课本》4中“还有”不仅仅是表示补充意义的短语结构,还增加了词间连词“还有2”和句间连词“还有3”的用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得出“还有”的连词用法至迟在元末明初就出现了,连词“还有”是由表示存在的短语“还有”在语境、信息交流等诱因的影响下经过重新分析导致“还”和“有”之间的分解消失而形成和固定下来的,它是短语词汇化的结果,而其词汇化条件是使用频率的提高。通过收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还有”的偏误用例,可以发现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时,经常与其它词发生混淆。例如:“而且”、“并且”、“还”和“还是”等。连词“还有”在汉语中属于虚词一类,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较少,常用虚词大概700个,其语法意义抽象性强,用法复杂。而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虚词在汉语中起着重要的语法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的教学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经验和能力不足的教师很难处理好,学生在学习上也很难完全把握。再加上教师讲解不全面、方法单一、教材和工具书的解释不恰当、学生理解的不透彻等原因,导致汉语学习者难以掌握虚词的语法意义和用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其句法特征、语篇功能、习得和偏误情况、教材及工具书分析等方面入手,搜索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调查研究在校留学生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对偏误的类型进行收集和分类,了解学生偏误原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使留学生能在学习、生活中正确、自如地运用。最后,结合调查、分析结果编写教案,为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一点建议,也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尽上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