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目前,中国的大环境是稳定的,但也不乏扰乱社会稳定秩序,引发社会焦虑情绪之事。云南火车站血袭恐怖事件,惨绝人寰,对社会大众造成不可磨灭的阴影。国际上,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飞往北京的MH370,不明原因的消失近半个月,各种舆论揣测占据全球媒体头条,239条生命牵挂着世界人民的心。即便发现疑似残骸,但官方并没有充分的证据给以一个合理的解释。人们不得不各自揣测,世界被紧张气氛笼罩。古代,中国不乏治乱世之枭雄,也不乏盛世之景象。一直以来,人民都信奉“武打天下文治国”,但这对邓小平来说是个例外,他不仅将中国从阶级斗争中解救出来,还带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将其发展成为了综合国力较强的发展中大国。他一向注重社会稳定,为此有“稳定压倒一切”为证。在国际、国内社会不稳定状况频繁发生的情况下,深层挖掘邓小平稳定思想对指引中国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思想进行分析。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的国内外背景及意义,当前关于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社会稳定相关理论概述。着重介绍两个主流稳定理论,即社会转型理论与社会冲突理论。第三章:邓小平社会稳定理论思想的理论渊源。邓小平社会稳定理论主要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本章详细阐述他们对社会稳定思想的论述。第四章: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及“两手”都要硬五个部分,分别对各部分进行详细阐述,总结归纳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五章: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基本特征,即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时代性。第六章: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中国处在矛盾多发的转型时期,邓小平稳定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党建、国防,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与科技,同时避免两极分化,坚决惩治腐败,保护弱势群体,大力巩固国防。对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都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不胜枚举。本文对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引用和借鉴,同时又深度挖掘,并且以数据为支撑,为中国今后的稳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