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对原子核中Lambda超子杂志效应的谱学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上观测到7Li超核低激发态间电四极(E2)跃迁强度相比于6Li明显减小的现象,重新燃起了核物理学界对原子核中超子杂质效应研究的兴趣。随着高分辨率超核探测器的建造和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sd壳Λ超核的低激发谱被测量,为揭示Λ超子杂质效应创造了很多机遇。超核谱学性质研究已经成为核物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近年来,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在描述整个核素图中原子核结构性质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并也已经推广应用于Λ超核研究。  本论文推广了三轴形变的相对论点耦合能量密度泛函,通过包含Λ超子自由度,发展了适用于三轴形变超核结构研究的数值计算程序,定量分析Λ超子分别处最低正宇称态和最低负宇称态时对sd壳原子核低激发态的影响。  具体来讲,我们采用新建立的程序,计算了Λ超子的结合能以及Λ超核在(β,γ),力平面上的位能曲面。同时从相同的相对论能量密度泛函(EDF)理论出发,采用微观粒子-转子模型(PRM)计算具有确定角动量的Λ超核的位能曲面。通过求解由三轴形变的相对论平均场方法确立的五维集体玻尔哈密顿量(5DCH),研究了Λs、Λp超子对24,26Mg、30Si低激发态的影响。我们发现Λs超子的引入使得2+1态的激发能增加,21到基态0+1的E2跃迁强度减小12%到17%,明显强于非相对论方法给出的结果;而Λp超子对超核具有形变驱动效应。研究表明,对称性的恢复和形状涨落等动力学耦合效应对定量研究八超子的杂质效应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近年来,磁电阻效应因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而得到广泛的研究。高自旋极化氧化物具有接近l00%的自旋极化率,由这类材料构成的异质结构中表现出极大的磁电阻效应,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和溶胶-凝胶(Sol-Gel)超微粉法制备了掺钕钛酸铋Bi3.15Nd0.85Ti3O12(BNdT)铁电陶瓷,并用XRD、SEM等手段研究了陶瓷的微观结构与电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
  本文所建立的射线跟踪模型考虑了关于地面和墙面的反射射线,以及建筑物拐角的绕射射线。根据电波传播的特点,对室外的无线电波反射、绕射的传播路径进行了跟踪分析,建立了一
本文主要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光源附近的漫射光子的分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光学参数以及不同光源对空间分辨漫反射率的影响,并与解析的理论模型作了比较。 首先,